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打卡街头艺术表演
外国选手欣赏成都街头艺人表演。
8月2日下午,成都博物馆外,外国友人驻足拍下街头艺人表演。
体育强健人的体魄,音乐净化人的心灵。体育和音乐一向密不可分,是人类调节自我、愉悦灵魂的最佳伴侣。随着成都大运会的举办,在全民健身的同时,成都街头的韵律与音符也响了起来。
成都大运会开幕以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看见,成都街头巷尾的街头艺人表演吸引了不少外国运动员。他们或驻足欣赏,或拿着手机记录,在一边走一边“听懂”成都。
近日,在成都天府艺术公园、成都博物馆、合江亭、东郊记忆、宽窄巷子等城市地标和街头巷尾,街头艺人们的精彩表演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欣赏,其中不乏来成都参加大运会的各代表团成员。
记者从成都市文化馆获悉,近日参加成都大运会的运动员们纷纷走上街头,在各文化旅游地标参观游览。粗略统计,7月31日上午,约45名外国运动员走进东门市井,与正在演唱的街头艺人互动;8月1日下午,约15名外国运动员参观了宽窄巷子。
8月2日下午2点过,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街头艺人身着蓝白色汉服,头戴黄色珠花,在成都博物馆前的广场上表演二胡,曲目既有经典的二胡曲《赛马》,也有《向云端》《青花瓷》等流行歌曲,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观赏,一曲演奏完毕,更有人鼓掌叫好。
不久,一批外国运动员来到成都博物馆,一曲豪迈洒脱的《刀剑如梦》立即吸引了他们。记者观察到,有不少外国运动员拿出手机缓缓走近,记录下这一精彩表演。离开时,还有人恋恋不舍地停下脚步,举起手机再次拍摄。
在合江亭点位表演的街头艺人周俊涛表示,随着成都大运会的举办,近期成都街头的外国人确实多了不少,“成都街头表演的形式多样,有音乐、画画、轮滑等,让来自全世界的朋友充分感受到成都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我希望通过音乐,传递出城市独有的魅力。”
周俊涛表示,这次带来的作品比较多,有中文歌也有英文歌,有原创也有翻唱,希望能通过表演,让更多外国朋友“听懂”成都,“比如我的原创歌曲《盖碗茶》,还有一些怀旧金曲,我都会演唱,让大家感受到成都的音乐氛围。”
成都市文化馆工作人员表示,在成都大运会举办期间,成都街头艺术项目着力营造成都街头处处遇见音乐、处处可赏演艺的氛围,组织招募了200余组街头艺人、专业院团成员和艺术院校师生作为城市音乐志愿者,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在绿道公园、文博场馆、重点景区、古镇古街、文化地标、特色街区等16个大运重点点位和24个常规点位,开展1000余场具有成都地域特色的主题街头艺术表演,助力国际音乐之都建设,为国内外嘉宾游客传递民族文化艺术,让成都声音、民族艺术名扬海内外,助推提升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街头艺术表演点位还串联成11条城市文化体验观光线路产品,丰富市民游客们的文化体验需求,用街头艺术为成都增添一道道流动的文化风景线。“我们将通过街头艺人表演,向全国、全球展现独属成都的文化魅力和特色。”成都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街头艺术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招录艺人13批,共计464组、621人,开展街头演出1万余场,累计时长达18000小时。制作发布5张原创音乐专辑,累计孵化街头艺人原创作品400余首,举办了街头艺人音乐节、街头艺人音乐嘉年华和街头艺人原创音乐会等16场大型活动,吸引济南、苏州、镇江、海口、杭州等多地前来考察调研。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罗海韵 实习生 雷喆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