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特别报道-
A4特别报道
  • ·骑行天府绿道:体验动感活力成都
  • ·成都人文探寻之旅:少不了杜甫草堂、菱窠和华兴街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东周社创始人周东推荐一条“文脉路线”

成都人文探寻之旅:少不了杜甫草堂、菱窠和华兴街

东周社创始人周东。受访者供图

游客打卡华兴街。

  若要深切地了解成都的城市精神,总要去到一个个城市文化地标,它们是城市的眼睛,通过它们看见过往、现在和未来。
  成都的城市地标将历史娓娓道来,在山水人城融合的景象中焕发蓬勃生机,而所有文化地标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成都故事。时下,到成都的街头走走看看,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游客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只为沉浸式感受巴蜀文化底蕴。
  8月7日起,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推出“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寻找“万象成都TOP10体验路线”暨“我是推荐官”大型策划活动,引起广泛热议。8月19日,东周社创始人、主讲人周东作为推荐官,分享了到成都走走看看的文化路线。

杜甫草堂和菱窠
两座草屋延续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在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蜿蜒的锦江河道穿过东门码头,延续着精神文脉的故事卷轴由此展开。当人们走进千年历史的城市画卷,会发现成都有两座精神文化的丰碑,一个是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一个是傍水而建的李劼人故居‘菱窠’。”周东认为,这两座凝聚着文化气息的草屋遥遥相望,极好地延续了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位具有世界性的作家,李劼人不仅学贯中西,国学功底深厚,还对今天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奠定了如今成都城市轮廓的基础。周东补充道,“值得一提的是,李劼人和杜甫草堂有一段奇妙的缘分。上世纪50年代,李劼人曾任成都市分管文化和城市建设的副市长,主持了杜甫草堂的整修工作,同时还找出了明清时期的草堂示意图,以及草堂残存的清代石刻图。成都的城市中轴线人民南路也是他主持建成的,他在法国留学期间开拓了视野,提出参考香榭丽舍大道来修建城市主干道,让成都人民感受到城市建设的魄力和成就。”
  在李劼人所在的时代,成都的中轴线向北越过旧皇城,经由后子门、骡马市、人民中路、人民北路,通长四公里(从人民南路的北口算起),而达今天的宝成铁路、成渝铁路两线交汇的成都火车北站。人民南路处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如今已成为成都最主要的交通干道,两侧有不少现代化的宏伟建筑。周东认为,“李劼人一生积极进取,认真做事,奉献社会。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我们也要尽自己的力量,作出应有的贡献,让成都这座包容开放的城市更加美好。”

华兴街和川剧艺术中心
爱成都就要了解这座城的前世今生

  周东介绍,李劼人与成都锦江区也有着不解之缘,他出生于经历司街,也就是今天的锦江区华兴东街。“如果说探寻老成都记忆,感受老成都的烟火气,我非常推荐大家去华兴街。这条临近春熙路、王府井的百米老街,曾是川剧‘戏窝子’悦来茶园的发源地,当时并没有剧场或戏园,看戏的人就坐在茶桌后面,一边看戏一边喝茶。悦来茶园后被改建成锦江剧场,成为成都近代文化史上第一个大型的正规剧场,繁荣的商业为这里聚集了不少人气。如今,锦江剧场已被改建成为成都川剧艺术中心,依托传统文化底蕴吸引着更多人来到这里。”
  华兴街藏着数不尽的川剧故事,不远处的红星路二段85号是《星星》诗刊的所在地,也是许多文学青年心中的圣地。从充满传统意蕴的华兴街,人们只需要多走几步,便仿佛敲开了跨越时空的大门,步入改造后充满欧洲风情的纯阳观街。这里不仅见证着历史变迁,也有着休闲游憩的氛围,正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聚点。周东数次用脚步丈量那里的每一寸土地,开启自己的人文探寻之旅,“在我看来,生活在成都的方式有很多,但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爱成都,要看他对成都的历史了解多少,在游览成都的同时寻到多少情感共鸣。”
  从2014年创立东周社至今,周东深耕天府文化,已推出上千部反映“天府文化”深厚积淀、成都生活美学的电视专题纪录片,无论是计划将诗圣杜甫的1450首诗全部诵读并解读,还是继续讲好四川和成都的国际友城故事,他始终带领着活跃的团队,为成都打造“中国书香第一城”而进行文化推广。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罗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