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特别报道-
A3特别报道
  • ·嘉宾近距离感受天府文化魅力
  • ·展陈老物件 讲述中国电影的故事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熊猫带你看世界”展览活动开展

展陈老物件 讲述中国电影的故事

观众驻足观看展览。

  9月19日,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在成都开启。作为该评选活动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首届金熊猫奖“熊猫带你看世界”展览活动也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这次展览有何亮点?当天上午,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展陈电影老物件讲述“铁盒里的大使”的由来

  19日上午,记者在“熊猫带你看世界”展览活动现场看到,“中外影视文化交流展”“提名作品及重要影视机构展区”“天府之檐洽谈区”三大展区内已有不少观众。
  据了解,“中外影视文化交流展”以中外影视文化交流为主线,包含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四个类别,重点展示影视作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彰显影视产业在世界文明互鉴中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为世界文化传播作出的独特贡献。该交流展通过图像、文字、视频、实物、实景等,给观展者带来丰富的观展感受。
  此次展览还展陈了一些跟电影相关的老物件,以及目前比较难见到的老电影片段。比如,在“‘铁盒里的大使’——影视文化交流板块”,以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介绍这部影片的艺术价值和特殊历史意义。而在展览板上,就展陈出一个放置该部影片胶片的铁盒。结合着展览所附上的文图资料,历史感扑面而来。
  中外影视文化交流展负责人衡洁介绍,以前电影被称为“铁盒里的大使”就是这个原因,《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播放,让外国人得以看到中国优秀的影视作品。

呈现当年宣传页等 再现电影《盘丝洞》的辉煌

  在“中国早期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板块,以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盘丝洞》为例展开,这部电影经过80多个春秋的海外流浪,终于回归祖国。它的西游与东归向世人展现了影视艺术强大的生命力。
  为何选择《盘丝洞》这部电影来做展览主线?衡洁介绍,电影《盘丝洞》拍摄于1926年,在海内外引起很大的轰动,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影片胶片拷贝在国内失传。
  令人惊喜的是,2012年,在挪威国家图书馆,一部古老的中国电影拷贝被发现。经过中挪双方的鉴定认定,这部拷贝正是失传已久的电影《盘丝洞》。衡洁介绍,本次展览还展陈了电影《盘丝洞》当年的宣传页、复刻的特刊和书籍,让观众能了解到这部作品的价值与意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周琴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