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的元代铜鎏金度母坐像。新华社发
展出的部分文物。新华社发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的“灵光独耀——蓟州多宝佛塔出土文物保护成果展”日前在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开幕,50件(套)元明清时期珍贵文物在展览中亮相。
多宝佛塔位于天津市蓟州区盘山北少林寺遗址东侧。2017年10月,天津市在对多宝佛塔进行修缮时意外发现佛龛内藏有文物。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对多宝佛塔佛龛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在该塔第三至第十三层佛龛内共出土元至清代包括造像、佛龛模型、佛塔模型、饰件、经卷等在内的不同质地文物169件/套,这是本世纪以来天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文物出土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启动抢救性保护修复项目,2023年3月项目通过专家验收。在此基础上,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并推出了本次展览。
展览分“宝塔重光”和“寻迹溯源”两部分,集中遴选展出多宝佛塔出土重要文物50件/套。该展览策展人李星海表示,本次展出的铜鎏金九龙浴太子造像,是考古清理中最先被发现并提取的文物。它形制独特,在中国较为罕见,其“攒尖宝顶”造型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形式,体现了鲜明的文化融合特点。此外,该展览还将限时展出具有典型藏传佛教风格的“坛城”印本等纸质、纺织品文物供游客欣赏。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馆长白俊峰介绍说:“多宝佛塔及其出土文物是中国北方地区元明时期佛道融合历史的绝佳考古例证。这些文物来自不同时代,又具有不同属性和题材,但它们存放在这座塔里已有三百多年,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包容性。”
该展览是天津市首个展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流程的专题展,是本世纪以来天津市首个以佛教考古出土文物为主题的原创展。
综合新华社、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