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观察
10月26日,在株洲国际会展中心,观众穿戴VR设备体验利用北斗技术辅助建模的地图仿真模型。 新华社发
定位精度达到1厘米的无人驾驶智能清扫机、自动布孔精度达到10厘米的矿山钻机、库坝毫米级位移形变监测技术……10月26日至28日在湖南株洲举行的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专家与企业以大量生动案例和应用成果,向人们展示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领域,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服务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北斗正从“天边”走向“身边”。
在会场展区,只见安装了北斗芯片、模块的乘用车、智能清扫车、无人驾驶公交车、自卸车等各种车辆一字排开……交通领域是北斗规模应用的“大本营”。交通运输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松波介绍,通过安装城市交通北斗车载设备,实现公交车的精准定位和时间同步,实时掌握出租车运输情况和道路交通状况,有效改善城市交通拥堵。
在能源领域,北斗系统在能源勘探、能源设施监管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国家能源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副主任陈靖翔说,国家能源集团实现了自主巡检、无人驾驶、人员安全防护、灾害预警等20多种北斗应用。通过应用北斗技术,钻机自动布孔精度达10厘米,作业效率提升30%。
有了北斗系统的助力,农业生产更加轻松。以病虫害防治为例,过去依靠人工需要半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通过无人机精准施药,几分钟就能完成。
打开地图APP导航,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操作。峰会期间,高德地图首席定位科学家方兴介绍,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的峰值达到4500亿次。其中,用户驾车导航里程总数超过491亿公里,导航前往酒店和景点的日均次数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05%和147%。
多位与会专家和企业家表示,北斗应用已超越定位导航及授时范畴,逐步从“北斗+”技术创新驱动,走向“+北斗”多技术、多系统、多产业融合发展。
《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由2013年1040亿元增长至2022年5007亿元,十年间增长近四倍。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