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6 观影-
A16观影
  • ·理查德·泰勒:《指环王》定义了我的职业生涯
  • ·《巴铁女孩》获颁“巴基斯坦文化杰出贡献奖”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拥有5座奥斯卡小金人的特效大师

理查德·泰勒:《指环王》定义了我的职业生涯

  理查德·泰勒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 马晓玉摄

Weta创始人理查德·泰勒与其所获奖杯合照。受访者供图

Weta Workshop特效化妆。受访者供图

  成功引领了2000-2010年间魔幻史诗风潮的《指环王》三部曲,在2023年经典重映,时长达到了惊人的560分钟。“震撼,太震撼了。”科幻电影迷王雨濛感叹,“《指环王》是我人生中看的第一部幻想电影,带给我的视觉冲击依旧强烈。”
  视觉,作为人类的感知,是观影最关键的手段。如何通过视觉效果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忘记现实世界,而沉浸于“造梦者”的世界里?特效大师、Weta创始人理查德·泰勒最有发言权。
  你或许对理查德·泰勒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他参与创作的电影你一定看过或听过:《指环王》三部曲的片场中,他走遍了每一个角落;《阿凡达》中自由穿梭、生活在潘多拉星球的人,离不开他的创作;《金刚》中的骷髅岛由他带领打造,一共完成了53个微缩布景和模型……
  10月20日,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现场,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理查德·泰勒,听他分享幻想电影工作的制作经验、对中国幻想电影的未来展望以及自己最爱的电影作品。

如何打造令人惊艳的幻想电影?

  坐拥五座奥斯卡小金人的理查德·泰勒直言这些成就并不存在魔法,坚持、努力、热爱与激情才是关键。
  “我个人很喜欢制作东西,我家门前的小农场、小溪流,都是我自己亲手做出来的。后来遇见同样对特效工作有热情的同事,我们就合作,团队越来越成熟。”理查德·泰勒表示在整个工作中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知识也在不断积累。早期也经历过很多失败,又重新站起来,重新尝试,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我和妻子21岁时就制作了一部小电影,获得了新西兰的奖项。那时我们还没有太多的畅想,也没想过有朝一日能走到国际市场。我们只是想不断尝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说。
  优秀的幻想电影除了视觉效果带来的冲击,在叙事和美学方面也不能落下,如何将视觉、故事线、特效完美地融合?
  “剧本可能是由编剧写的,这是想法的最初种子,但导演必须将文字转化为视觉图像、叙事和故事。因此,你必须了解小说的类型、相关的历史以及如何通过电影传达,这都定义了导演对电影的视觉概念。”理查德·泰勒告诉记者,在开始拍摄电影之前,团队会为大家勾勒出一个场景,并尝试通过视觉图像和写作来寻找最终的方向。
  “尽管Weta是一家(特效)概念设计公司,但我们也会写很多东西,现在也一样。”理查德·泰勒告诉记者,有些导演是表演型的,不一定有强烈的视觉头脑。“我们找到的是詹姆斯·卡梅隆这样对电影画面呈现有着明确想法的导演,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做好的视觉画面放在一起。”
  “每一个新的电影项目都需要一个新的思考和新的思维,一般观众不喜欢看到以前看过的特效和思维。所以我们都需要一些新的点子,力求让电影的场景看起来非常真实。”理查德·泰勒认为特效的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情,需要尽可能的从身边接触的一切事物来获得灵感,以求非常接近于现实环境,对演员的台词文本以及演员的角色思维也要做很深刻且详细的研究。“根据导演的不同,有多种实现特效电影的方式,我们也很幸运能在参与的项目上发挥全方位的创造力。”

《指环王》拍摄即使艰难也很开心

  当被问及迄今为止,哪部电影是最令人愉快或难忘的?理查德·泰勒思考片刻后告诉记者:“我不得不说《指环王》,因为这部电影定义了我的职业生涯,我在这部电影上花费了7年半的时间。”
  但理查德·泰勒还提到了另外一个电影名字《疯狂肥宝综艺秀》。“这部电影是我真正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第一部电影对我来说非常激动人心。”
  在电影史上,堪称丰碑的《指环王》载誉无数。《指环王》三部曲共获得20多项奥斯卡提名,17次拿下小金人(其中与特效有关的奖项5个),为世界电影史之最。即便距离首部《指环王》上映已过去二十余年,但神秘旖旎的梦幻场景、跌宕起伏的故事、美轮美奂的视效,仍令观影者叹为观止,这大概就是经典的不朽魅力。
  在《指环王:护戒使者》拍摄期间,CG技术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持续几分钟都是特效镜头难以达到导演想要的真实感,在预算紧张的前提下,摄影师和导演还纷纷自嘲自己拍的是“最大规模的低成本电影”。“《指环王》带给我最大的满足,无论拍摄过程多么艰难,我从来没有一天不开心,我一直在为之努力,它是我的最爱。”理查德·泰勒直言。

不要对中国科幻电影制作人太苛刻

  幻想电影作为类型电影的重要分支,以其先进的拍摄技术、丰富多元的视听元素以及富于想象力的影像空间,一直颇受市场关注。从电影《流浪地球》再到《封神》,中国幻想电影试图结合中国观众口味,逐渐形成“科幻+”的创作模式。
  理查德·泰勒的团队也曾参与《流浪地球》电影的制作,在被问及对中国科幻电影制作有什么建议时,理查德·泰勒认为很难提出建议。“我想说中国观众对中国电影制作人不要太苛刻,其实做电影的过程就是妥协的过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比如说制作费用。”
  “我们看过《封神》,觉得这是非常高水平的电影,它的每一帧质量非常高,都是花了大价钱制作的,所以我相信中国幻想电影的行业已经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理查德·泰勒直言,“中国观众应该为此而感到自豪。”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边雪见习记者马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