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第十一届科博会11月22日至26日在绵阳举办
  • ·哪些“绵阳造”创新产品将亮相科博会?
  • ·科技部:推动科技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 ·四川省消防宣传月启动
  • ·(上接02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哪些“绵阳造”创新产品将亮相科博会?

绵阳科技城管委会负责人揭秘

  11月1日,在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绵阳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梁磊介绍,本届科博会将设立“绵阳科技城展区”,预计将有5家科研院所、30余家企业的200余件“绵阳造”创新产品集中亮相。
  据介绍,这200余件“绵阳造”创新产品中,包括玖谊源科技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医用回旋加速器,中物院研制的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花瓣加速器,九洲集团研制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车载式反无人机系统。这些最新硬核成果,将集中反映绵阳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的积极成效。
  梁磊表示,绵阳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为推动绵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支撑。他用“三个变化”介绍了有关情况。
  第一,从优到强。绵阳是一座靠工业起家的城市,“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绵阳布局了多个重大项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今年7月,绵阳市委全会提出大力实施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工程,到2027年四大特色优势产业规上产值突破5000亿元。聚焦这一目标,绵阳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第二,从无到有。这个变化主要是指绵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考虑产业基础、发展前景等基础上,绵阳确立了8个新领域新赛道产业方向,包括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新型显示、光伏储能、磁性材料、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连接器及传感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聚焦这八大方向,绵阳制定招商图谱,着力引进具有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4.7%,正加快从“新赛道”成长为“主赛道”。
  第三,从散到聚。这个变化主要是指绵阳的产业分布。过去,绵阳的产业园区产业特色不鲜明、产业链条不完善。绵阳创新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和“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按照国家级园区不超过“三主两特”、省级园区不超过“两主两特”原则,差异化推动园区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建成10个特色(专业)园区。建立重点产业“链长制”,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整体竞争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