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山峦之中有一小镇,小镇中有一条青砖铺成的小巷。走在小巷中,很容易就触碰到岁月的痕迹,却又很难体会到时间的缓缓流逝。
雨天,蒙蒙雨丝将小巷缓缓浸湿。远处雨烟笼罩,朦胧一片,看不真切,似佳人的梦境,令人不禁幻想着能否遇见一个丁香姑娘。
然而,只有带着木头味儿的老木匠——老木匠将店铺开在了巷中。
清晨,当夜露仍停留在低垂的芭蕉叶片上,月儿仍隐约可见其轮廓之时,老木匠就打开了店门。店铺不大,却有着老木匠一生的家当——齐全的木工工具以及满地木头刨成的薄片。老木匠很喜欢这种木头刨成的薄片,将它称为“木花”,不仅是因为其优美的弯弧以及独特的木头纹路,更是因为散发着一股木头独有的清香。老木匠将自己浸在了这股木香之中,同时浸入的还有一种质朴本真的生活。
过了一段时间,店外开始热闹起来,有商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也有孩童不情愿上学的抱怨声,还有茶馆中茶客的高谈阔论声。小镇的生活被各种声音搅动着,泛起的涟漪一圈一圈的,拓展到山外,成了文人墨客的丹青诗韵。不过,老木匠都不理睬,他专心地将木块刨平,时不时还将木块拿起,对着阳光,看木块平整与否。偶尔,老木匠捡起一片“木花”,欣赏它优美的曲线弧度以及独特的纹路,并将自己认为上等的收藏在一个小盒子中,就像收藏精致的生活。
正午,老木匠匆忙地吃完午饭就又开始了工作。他的技术精湛,以至于很多人家都会拜托老木匠做家具或者雕个木头玩意儿。正午的太阳毕竟是毒辣的,即使老木匠在凉爽的屋内,汗水仍然向下滴落着,浇灌在身旁的“木花”上,一时间,屋内的木香又浓郁了几分,木花的色泽也明艳了几许,似乎有了某种瑰丽的神韵。
当太阳开始向西倾斜时,老木匠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他抬头看着天,像是发呆,又像在思考。继而站起身活动活动筋骨,他全天的工作快完成了。放学回家的孩童路过此处,好奇地向店铺里张望,看见了老木匠的工具、完成的家具与木雕以及散落一地的“木花”。老木匠一边笑着用糖果招呼着几位“不请自来”的“小客人”,一边打开了装有“木花”的盒子,让他们挑选自己心仪的“木花”,“小客人”兴奋地挑选后,向老木匠道了谢,便拿着各自挑选的“木花”回家了。
黄昏时刻,老木匠正在给自己的工作结尾。当一抹残光落在他的身上,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唯有“木花”盛开的声音。“木花”绽放,木香袭人。
夜深了,月光拂动,屋内,是老木匠的细微鼾声;屋外,阵阵虫鸣与声声犬吠交织着……明天,对老木匠来说,又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