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探访叙毕铁路
叙毕铁路冯家寨特大桥蜀道集团供图
叙毕铁路从四川盆地358米抬升至云贵高原1537米,在地形多变的高山峡谷间穿行,其中川滇段桥隧比高达89.95%。从建设之初,这条西部陆海新通道就以施工难度大而闻名。
12月4日,在叙毕铁路即将通车之际,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提前走进线路探访。开车向乌蒙山区深处行进,一座座“藏”在大山深处的云上大桥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百米高墩、创新工法……在设计、建设者的讲述中,这些大桥也变得更有生命力。
4日下午,记者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以勒镇出发,车子在蜿蜒乡道上开了1个多小时,来到冯家寨特大桥。远远看去,大桥宛若架在云端,桥梁跨越河谷及乡村公路,河谷最深处达180.7米。
中铁二院叙毕铁路配合施工项目副经理周林峰介绍,大桥主跨168米,最高墩达到129米、近50层楼高,这两个数据都创造了全线之最。叙毕铁路经过丘陵、中低山、云贵高原三种地貌单元,特别是进入乌蒙山区,线路在深山峡谷穿行,这就导致许多大桥具有高墩、大跨的特点。
离开冯家寨特大桥,向四川叙永方向开行约十多分钟,就来到了鱼洞乡特大桥。这座大桥与成贵高铁并线,采访期间不时有动车通过。
站在桥底仰望百米高墩,很是壮观。不过,这座大桥最大特点藏在地下——5号主墩直径2.8米、94米长的桩基。桩基为何会这么长?周林峰介绍,5号墩承台多数桩基位于关门山断裂带地区,岩体破碎、沟槽宽阔,为了保证桥墩的稳定性,就需要增加桩基的长度,相应的桩基直径也要加大。
“如果用普通的冲击钻施工,每天只能打一米,太慢了。”中铁十九局叙毕四标总工陈鹤说。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他们创新使用了全套管全回转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法,这种方法在水下常用,在全国陆域范围内还是首例。这种工法成桩质量好、施工速度快、无泥浆污染,还可以有效应对多种不良地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