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看戏-
A13看戏
  • ·冯远征:追求历史作品的创新表达
  • ·主创团队:我们的使命感是讲好故事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北京人艺排演跨年大戏《张居正》

冯远征:追求历史作品的创新表达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亮相媒体见面会。

话剧《张居正》海报。

  “作为一个演员,我演明朝戏就要研究明朝历史,演清朝戏就会研究清朝历史,但是我的研究相比史学家而言,只是皮毛而已。演员是杂家,只有在表演上是专家。”冯远征说。11月27日,北京人艺跨年大戏《张居正》媒体见面会在首都剧场举办。导演兼主演冯远征、导演闫锐,演员张培、刘智扬、李劲峰等主创悉数亮相,解读这部新作的创作历程。
  话剧《张居正》由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担任编剧。2002年,他创作的小说《张居正》出版后,在文坛引起巨大反响。该作品以明朝张居正的从政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他从侍郎升至内阁首辅后实施一系列改革的历程。2005年,小说《张居正》获得茅盾文学奖,此后被改编为热播影视剧。
  为了给北京人艺量身打造话剧剧本,熊召政历时数年,坦言“做了一个剧作家最大的努力”。

样式和表演都是全新探索 或在人艺古装大戏中独树一帜

  “我做了一个剧作家最大的努力,前后修改了9次,是我修改完善次数最多的作品。”编剧熊召政认为,这也表现了北京人艺主创人员对于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他表示,北京人艺在古装戏的深度和广度上再度实现了拓展。这部作品,从导演手法、表演方式到视觉呈现上,都会让观众耳目一新。
  导演兼主演冯远征透露,熊召政至今保留手写的习惯,每一稿都是先手写,再由助手录入。“每一稿的改动都很大,从第一稿到目前的一稿,几乎就是两个戏。这个戏在样式和表演上都将是全新的探索,或许将在人艺的古装大戏中独树一帜。”
  作为今年北京人艺重点推出的作品,《张居正》重新呈现了一种历史剧的风格和样式,不以简单叙事为核心,而以明代改革家张居正的重要事件为线索,连接起历史与想象,跨越生前、身后的生死两端,以全新结构来表现张居正的人生起伏与历史贡献。
  同样作为本剧导演的闫锐表示,这部话剧不同于小说,也不是电视剧的“翻版”,而是重新的建模与架构。在这部剧中,会看到张居正十年跨度改革的缩影,充分展现了他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和人格精神。

重点不是讲一个故事 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历史剧”

  “重点其实不是讲一个故事,而是探讨一个改革家的心路历程。是对于人、对于他所做的改革的一种深刻思考。”在剧中饰演张居正的冯远征介绍,除了用贯穿全剧的思考作为连接观众的钥匙,创新的舞台表达也是作品耳目一新的亮点,观众将在戏剧舞台上看到电影手法的场景转换,“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历史剧’”。
  早在2005年,冯远征就曾参演熊召政改编的电视剧《张居正》,在其中饰演冯宝。他从那时起就查阅了很多明史资料,“时隔18年,对我个人来说可能也要重新去梳理,如何用今人视角去看待张居正。这么多年过后,我想我对这个剧本、角色有更深刻的认识。”
  冯远征表示,话剧《张居正》会呈现一个简约的舞台,它的厚重不在于布景或者其他,而在于我们如何把这个历史人物展现在舞台上。“角色吸引我的不仅是他的改革精神,也有他的人格魅力。期望话剧《张居正》能给大家带来全新体验。”

追求历史作品的创新表达 完成一次对时间和历史的跨越

  主创阵容中,从导演到演员,中生代与新生代的组合依然体现出北京人艺的舞台传承。“比起原来文人的情怀,此次更要演出一个改革家的胸怀,突出他的谋略和魄力。”冯远征如此解读剧中人物。
  为了诠释好各自角色,演员们不仅在排练中寻找创造人物的方法,还通过不断学习去完成积累。记者了解到,排练期间,剧组曾组织演员到张居正故乡湖北荆州采风,还曾到故宫、十三陵等地寻找明朝历史遗迹。通过参观与专家讲解,对明代的礼制、文化等进行深入了解,寻找创作根基。
  此外,剧组还为演员安排了京剧、礼仪等课程。通过京剧形体训练,借鉴戏曲四功五法,来帮助演员找到舞台表达,丰富北京人艺在新时期的话剧民族化探索。导演闫锐表示,“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对文本的解读,完成了一次对时间和历史的跨越,在历史剧中融入当代的思考与创新。”
  该剧将于12月22日与观众在首都剧场见面。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粟裕图据北京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