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0 天下-
A10天下
  • ·是“辅导课业”还是帮助作弊?
  • ·“每天一节体育课”太多了吗?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罚超98万元
  • ·白杰品股 失守3000点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每天一节体育课”太多了吗?

  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印发《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为何要给体育课时设立刚性约束?“每天一节体育课”会不会太多了?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出台多项政策,保证学生的校内和校外体育运动时间。教育部2021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到,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二十七条也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
  事实上,在学校的具体实践中,体育课被语数英等科目占用、老师拖堂或布置课间练习、学校没有足够运动空间……种种因素让很多学校难以满足学生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
  “如果不是每天都有体育课,学校很难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根据我们目前的统计,全国能做到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学校不到60%。”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说。
  因此,从政府层面出台意见,给予体育课时以刚性约束,更有利于保障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的时间。韩国也有类似做法,计划将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全年体育课时长从目前的80小时逐步增加到144小时。
  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2022年9月起,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均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其占总课时比例10%-11%,仅次于语文、数学。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课时为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三年级至初三每周3节体育课。
  对于小学和初中增加体育课时,受访家长和业内人士普遍表示支持。近年来,中小学生久坐少动引发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业内专家认为,开足体育课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孩子们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导致近视率、肥胖率越来越高,慢性病、心理疾病越来越多。”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研究员黄镇敏表示,在国家“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学科更可以发挥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间活动能够提高大脑供血的速度,学生活动几分钟再回到教室,他们的记忆力、专注力、思维能力会更好,更有利于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