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共话“诗与远方”
4月,中国(乐至)第六届田园诗会采风活动在乐至县举行。图为诗人们在桑田里采风。 乐至县委宣传部供图
“乐至不仅有‘丝’和‘诗’,还有‘思’。”在今年4月举行的中国(乐至)第六届田园诗会采风活动中,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国平有感而发。
2017年,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携手资阳市乐至县委县政府,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乐至)田园诗会,初尝“乐在蜀中、至善至美”的独特韵味。此后,双方一直为时代而歌,田园诗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众多文学大家、著名诗人相聚乐至,围绕田园与诗歌,展开诗意对话,乐至也先后被授予“中国田园诗歌之乡”和“田园诗歌创作基地”。
2023年12月21日,以“寻找田园里的诗和远方”为主题,第六届中国(乐至)田园诗会将如约而至。本次活动除了进行第三届中国(乐至)田园诗歌大赛颁奖外,还将围绕诗歌与川剧擦出“新火花”,奉上一场诗意的文化盛宴。
翻看历史,乐至建制始于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在14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宋代理学鼻祖陈抟、名相寇准的足迹,孕育了诗人、书法家谢无量,诞生了文韬武略、享誉中外的陈毅元帅。
“陈毅故里”,这是当地最大的一张名片。
1901年8月26日,陈毅出生于乐至县复兴场张安井村(现乐至县劳动镇旧居村)。如今,当地已在此建起陈毅故里景区,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
作为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军史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和乡村康养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景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陈毅故里景区积极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体验点,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乐至也是“绿色”的。其地处沱江涪江分水岭,是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气候温润、植被葱郁、空气清新、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43.8%,年均空气优良天数率超过90%,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县、中国宜居乡村典范县、国家卫生县城。
此外,依托悠久的蚕桑产业发展基础,乐至县按照区域化布局、园区化建设、工厂化生产的思路,以优质蚕桑种养产业、桑资源加工产业、农桑文旅融合产业为重点,推动蚕桑产业“追赶跨越”。2022年,乐至县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桑都”称号,这也是全国首个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城市。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才能留得住乡愁。乐至最大的资源禀赋是生态本底,这也为田园诗歌创作提供了不尽的源泉。
“说到乐至,我的心开始柔软,像阳光切开了田园的记忆,带着蝴蝶的翩跹。”这是江西吉安诗人温勇智笔下的乐至。
早在2019年,乐至在国内率先发起田园诗歌大赛,征稿4个月,收到来自全国8000多名参赛者的上万件作品,叶延滨、梁平等著名诗人多次到乐至采风、写诗。从此,乐至的山水、田园以诗歌的名义,又一次被世人所熟知。
今年4月26日-27日,40余位诗人大咖来到乐至县开展采风活动,走进当地僵蚕产业园、丝绸公司、蚕桑种植基地、蚕桑文化博物馆等,实地感受帅乡诗意田园。
以诗为媒,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乐至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当地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发展、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等机遇,围绕“123345”文旅融合发展思路,持续擦亮“陈毅故里·绿色乐至”文旅品牌,不断创响“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成渝特色赛事之城”“中国烧烤美食之都”文化名片,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县、最佳旅游品质县、中国最美文化旅游县等国省荣誉称号。
下一步,乐至将以举办田园诗会为契机,夯实人文根基,提升文化实力,涵养文化自信,不断创响“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文化IP,为助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贡献文化力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陈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