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海上新年度首发开门红!11日下午1时30分,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引力一号的研制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能将4.2吨重的航天器送入距地球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提高了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除了运载能力提升以外,还需要增加火箭的发射频次,实现发射总量的提升,那么引力一号如何提高发射频次呢?
为了实现高频次的发射,引力一号火箭研制团队在海阳东方航天港附近布局了一整套的基础设施,在5公里范围内可以实现火箭的总装测试、港口登船等关键流程,从而实现“前店后厂”。这种模式可以大幅缩短火箭发射所需的时间,并且降低成本。
引力一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总指挥布向伟表示:“火箭在我们水平厂房装完之后,距离岸边大概5公里。直接到岸边,垂直装完,直接上船,上船的距离也就500米左右,这样的发射流程特别简洁。”
“前店后厂”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引力一号火箭的发射效率,还降低了发射成本,此外,火箭在海上实施发射也有非常多的好处,可以根据不同航天器对轨道的不同需求来灵活选择发射点位,并且还能解决火箭残骸落区的问题。布向伟说,离岸5公里就能保证安全区。
引力一号火箭在海上发射,需要用船带着它到达预定海域。以前在海上发射的火箭是“躺着”坐船去的,而引力一号是“站着”坐船走的,这也是它的一个创新点。
随着引力一号成功首飞,作为火箭发射母港的山东烟台东方航天港已经成功完成了九次海上发射。围绕火箭的制造、总装、测试、发射等,这里已经形成了海上航天发射一体化的产业规模。
为了打造规模大、配套全、集聚效应强的海上发射基地,东方航天港吸引了多家航天企业入驻。2023年,东方航天港累计总装火箭12发。此外,在形成固体火箭海上发射能力的同时,液体火箭动力试验及制造基地、火箭核心部件产业基地也已完成规划。
东方航天港负责人高中前说:“我们目前聚焦三个核心能力,围绕着‘海里有船’打造海上机动发射能力,‘陆上有箭’打造火箭的总装总测能力,‘空中有星’打造我们空间信息服务能力,初步构建了我们商业航天产业的产业体系。”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