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交流会平均时长2小时
2月1日,成都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局长面对面”咨询交流会举行。
2月1日傍晚,四川省人大1号楼热闹了起来。上午,成都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在这里开幕,几个小时后,三场成都市人大代表和局长面对面的交流会在这里举行,三场交流会平均时长2小时。
傍晚6点30分,506办公室,参与经济领域交流的成都市人大代表和局长陆续落座。“回答问题直截了当,不‘穿靴戴帽’、不照本宣科。”正式交流前,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瑞武提出了几点要求。
随后,55名成都市人大代表和来自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开始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热聊”。据了解,“代表·局长面对面”咨询交流会是成都市两会期间,首次以面对面形式开展的交流会。
交流会一开始,来自金牛区代表团的成都市人大代表付天立第一个举手提问。作为一名科技公司的掌舵者,他很关心成都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哪些成效。随后,成都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解答了他的困惑。
事实上,当晚的交流现场,丁小斌是回答问题最多的局长。几天前举行的“委员·局长面对面”咨询交流会上,他同样解答了不少来自政协委员关于科技的疑惑。“我们压力很大,责任也大。但因为大家关心,我们也很有信心。”丁小斌说。
信心,是这场经济领域交流会的关键词。作为一名律师,成都市人大代表李大福很关心民营经济发展。“如何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他问道。
“重点是要聚焦企业关切,强化政策支持,发挥政策效用。”成都市发改委主任王锋君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提到,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探索建立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机制,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困难问题。
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文旅消费、就业保障、营商环境……由于时间关系,原计划2个小时的讨论进行了近2个半小时,回答了15个问题。
在社会领域,来自成都市卫健委、人社局、教育局、民政局、生态环境局、体育局的负责人来到现场接受人大代表们的咨询。
交流会现场坐得满满当当。出席交流会的负责人任职最长的7年,最短的2个月。参加此次交流会,他们都做足了功课。每位局长落座时,都从手提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还有一大叠资料,笔记本上密密麻麻手写了很多内容。
近20位代表根据自己的工作领域提问,也有“跨界”提出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来自武侯区代表团的王翔是三届老代表,他最关注就业问题,“成都高校毕业生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来自邛崃市代表团的刘国关心“优质医疗资源均衡”问题。来自新都区代表团的林琳关心“居家养老”的问题……
这不是一场“念材料”的形式主义会议。记者在现场看到,面对代表们的提问,局长们虽然带了很多材料,但他们都是脱稿回答,各种行业数据信手拈来,政策内容熟记于心。他们用最平实的“大白话”,与人大代表们“交心”,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
“可能在座不少代表们的孩子也面临就业问题,我建议现在可以改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毕业后一定要让孩子们走进社会,哪怕工资低一点,实际上也是一种锻炼。”面对提问,成都市人社局局长王道明希望现场的人大代表们帮忙多宣传,让待就业的年轻人转变观念。
城市更新、闲置土地使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住房保障、环城绿道骑行安全管理……同一时间,围绕着城建领域的诸多方面,生动的“讨论交流”正在开展。
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主任药师贺林满怀期待。她说:“这种交流形式非常新颖,我是第一次参加。我准备的问题和生活垃圾相关,通过这次交流会,我期待能进一步推进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尤其是涉及垃圾分类和精准投放方面的。”
成都市人大代表、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王坤林则更关心住房保障问题。“住房保障是很重要的民生问题。今天,我想知道住建部门对成都市住房保障的推进情况,以及在相关工作上有没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他说。
交流会尾声,成都市人大代表、新都区小草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肖惠文提出的问题引发了代表们的频频点头。“环卫工人用辛勤的劳动,擦亮了‘干净之城、有序之都’的城市名片,营造了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请问成都市城管委2024年在环卫工人关心关爱方面有哪些新的工作打算?”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李伟说,将进一步明确环卫工人劳动合同签订、福利待遇以及社保购买和劳保用品发放标准,还要督促用工单位按照所在地标准缴纳住房公积金,鼓励用多种方式为环卫工人提供集体宿舍或临时宿舍。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刘秋凤 杨澜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