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少年派-
A13少年派
  • ·大熊猫宝宝“叻叻”回国“相亲”啦!
  • ·他们为大熊猫牵线当“月老”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他们为大熊猫牵线当“月老”

程建斌照顾大熊猫。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供图

  每年3月至5月,是大熊猫的发情期,也是大熊猫保护和繁育人员最忙碌的时候。
  程建斌就是其中之一。13年来,他作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熊猫奶爸”,不同年龄段的大熊猫,他都饲养过。
  在每年春节前后,准备生宝宝的大熊猫们就要陆续住进繁育园,等待着一场春天的恋爱。
  程建斌和同事们主要是作为大熊猫的“月老”,为适龄大熊猫们牵起“红线”。“要观察和监测它们的行为和激素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调整饲养管理方案。”程建斌已经见证一对对大熊猫们“喜结良缘”,并帮助它们顺利生产。
  在大熊猫生宝宝前后,饲养员还要随时观察母兽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母兽能顺利生产和产后恢复。
  大熊猫不会说话,哪里不舒服了,有什么需要的该怎么告诉“奶爸”呢?这当然就要靠饲养员的丰富经验了。“我们作为饲养员,必须对大熊猫有科学的认识,通过它们的行为、声音、活动量等各方面的数据,结合饲养经验评估大熊猫不同阶段的需求。”
  每年春天,同样忙碌的还有王东辉,他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一名“熊猫博士”。
  “大熊猫属于单次季节性发情动物,一年只有一次繁殖机会。”研究人员一方面要帮助大熊猫顺利怀上宝宝,同时还要针对大熊猫繁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的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从“濒危”降为“易危”。大熊猫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也为华南虎、小熊猫、丹顶鹤、绿尾虹雉等其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带来帮助。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