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闪电。制图苏佳馨
小朋友们,冬天就要结束啦,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冬天似乎都没怎么听到打雷的声音呢?冬天打雷似乎是件不太常见的事情。但就在前两个月,河南地区就出现了冬日打雷的现象,在一天夜里,紫色的闪电划破夜空,让人惊奇。
其实在我国古代一直就有关于冬天打雷的记录,还将这种现象当作不吉利的事情,并由此诞生了俗语“雷打雪,人吃铁”。
一般老人认为,雷打雪天气出现后,紧接着就会有暴雪天气,而暴雪会给农作物带来灾害。百姓如果缺乏食物,就只能去吃铁了,于是便有了“雷打雪,人吃铁”的说法。
此外还有“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等俗语。
要想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很少听见冬天打雷,首先得明白雷电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知道,雷电往往都是在乌云中瞬间发生的。那天上黑乎乎的乌云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呀就是因为太热了,就像锅里的水烧热后,周围会渐渐升起一股白色的“烟雾”。而大地太热了也会升起一股“烟雾”飞到天上,当它们聚集在一起时就会形成乌云。
乌云里有一种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物质,它们一黑一白,彼此水火不容,遇上了就会开始“打架碰撞”,由此产生雷电,我们把这种带有雷电的云叫做雷雨云,又称积雨云。
一般来说,夏天天气炎热,很容易形成雷雨云。但是在寒冷的冬天,特别是在下雪的时候,地面温度通常都在2℃以下,几乎不可能形成雷雨云,所以冬天打雷很少见。
事实上,冬天打雷虽然少见,但也不足为奇。
在我国大陆南端有这么一个地方,那里一年四季都在打雷,年平均出现雷暴的天数达90天,最高的时候,还会突破200天,因此大家就把这个地方叫作“雷州半岛”。
其实,只要有以下任意条件,冬雷就有可能发生。一是冬天来自北方的冷气与南方暖气相遇,产生“爱的火花”;二是当地前段时间气温较高,而现在突然降温。
专家认为,其实冬雷并不会对农民伯伯的庄稼产生大面积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闪而过的雷电就像斧头一样,可以把一种叫做氮的物质从空气中“劈开”,然后随着雨雪降到大地上。
这种物质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对于农民伯伯来说可是宝贝。就像小朋友们要多喝牛奶才能长高一样,庄稼也需要氮才能长得又多又美味。
平时农民伯伯还需要先到商店里买来氮肥,再混合着水浇到地里。而现在天上直接掉下“馅饼”,这可是个大好事儿。所以,冬天打雷可不是什么灵异事件,反而还有可能带来喜事。
但需要注意的是,冬天打雷可能会伴随着暴雪天气,大家出门还是要注意安全。
小朋友们都听到过冬天打雷的声音吗?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