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又叫“凝冻”或“凌冻”,是指低于0℃的雨滴,降落到低于0℃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又称为“雨凇(sōng)”。
冻雨的形成需要有一个特殊的大气层结构,有点像夹心糖或者三明治,从上而下大气层的分布是冷—暖—冷的状态。
冷层:当冷空气足够强,云中气温降到了0℃以下,水汽冷却成冰晶、雪花下降。
暖层:暖湿气流层,也就是所谓的夹心,这里是冻雨形成的关键。暖湿气流层温度高于0℃,冰晶、雪花到达此层后变成水滴,继续下降。
冷层:近地面的空气层温度低于0℃,但因为冷层不够厚,所以水滴还未冻结成冰,就接触到了冰冷的物体,立刻凝固。
冻雨的形成,首先是要有强冷空气或寒潮,使地面温度达到0℃以下,其次要有暖湿气流,所以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
冻雨的危害比暴雪还大,冻雨对交通的影响最为明显。由于路面结冰,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受阻。
冻雨对电力系统也会造成一定影响。电线上结冰会导致输电线路重量增加,可能引发电线断裂、输电塔倒塌等事故,从而影响电力供应。
冻雨对农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冻雨会导致农作物受损,会冻断返青的冬麦,或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还能大面积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