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特别报道-
A5特别报道
  • ·建三苏祠博物馆群落 让东坡文化走向世界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市长黄河建议:

建三苏祠博物馆群落 让东坡文化走向世界

全国人大代表黄河 杨澜 摄

眉山三苏祠

眉山仁寿县粮油园区高标准农田。本报资料图

  华盛顿时间3月8日19时30分,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同一天,在北京出席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河也在关注《诗忆东坡》。他告诉记者:“《诗忆东坡》是把传统文化通过现代歌舞的方式展演出来。今年,我们将着力建设三苏祠博物馆群落、整合三苏遗迹遗址资源,通过现代声、光、影等手段,让东坡文化走向世界。”
  3月10日,黄河做客“封面新闻会客厅”,从东坡文化谈到东坡故里建设,再从新质生产力谈到天府粮仓。

协调全国东坡遗迹遗址城市
共同建设东坡文化集中展示中心

  记者:请问您今年的建议是什么?跟苏东坡有关吗?
  黄河:今年两会,我提交了两个建议,其中一个就是关于整合三苏遗迹遗址资源、更好传承发展东坡文化。
  苏东坡从四川眉山出发,足迹遍布诸多城市,各遗迹遗址城市都在大力传承弘扬东坡文化,但在整体联动、协同成势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亟需串珠成线、点线结合,进一步丰富苏东坡的人生轨迹和精神内涵。因此,我提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是将东坡行旅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主题游径。“十四五”时期,全国试点建设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我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统筹,把东坡行旅文物主题游径置于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首位,加快相关规划的编制和出台,因地制宜在政策、资金、项目、活动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对“东坡故里”眉山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建立以国家主流媒体为牵引的全媒体宣传矩阵,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东坡IP。
  其次,支持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群落的建设,打造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目前,三苏祠体量较小、空间局促、功能不足,未能充分展示三苏文化东坡文化内容,在传承弘扬、活化利用上受到明显制约。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能支持眉山实施三苏文化遗产保护提升项目,建设三苏祠博物馆群落,拓展文化研究、展陈展示、教育普及和活化利用等功能。同时,协调全国东坡遗迹遗址城市,共同参与三苏祠博物馆群落布展,建设东坡文化集中展示中心,将三苏祠建设成为当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
  此外,支持东坡文化国际化传播。2023年,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音乐剧《苏东坡》、川剧《梦回东坡》纷纷登台亮相,引起巨大反响。目前,现代舞诗剧赴美演出受到一致好评。我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以外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
  在北京,我看了《诗忆东坡》的首演,很受触动。它讲述的内容虽然离我们很久远,但表达方式是现代化的、和世界潮流相符合,只要懂舞蹈语言就能看懂,我觉得这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和《诗忆东坡》有相同之处的是,今年我们要建设三苏祠博物馆群落、整合三苏遗迹遗址资源,通过现代声、光、影等展现手段赋能传统文化,让东坡文化走向世界。

当好“东坡文化传承者”
加快三苏祠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

  记者:您的微信名叫“仰望东坡者”,请问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呢?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欣赏东坡先生的哪些品质吗?
  黄河:这个微信名是我到眉山来之后改的,因为我很喜欢苏东坡。我是学汉语言的,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苏东坡。
  东坡先生的文采情怀、为人处世、达观进取都值得我终身学习。他把每一次挫折都当成一次财富,这种心境非常难得。法国《世界报》曾评选他为千年英雄,对他,该报主编让·皮埃尔评价了三句话:他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的思想、有为民的情怀——我认为说得太好了。
  未来,我们要努力当好“东坡文化传承者”。锚定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知名人文旅游胜地“一心三地”目标,大力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当前重点是加快三苏祠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近年来,我们都在努力推进,力争今年能够成功创建。

聚力打造三大千亿产业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化

  记者:“新质生产力”是当下热词,您觉得眉山有哪些新质生产力代表?下一步,眉山如何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黄河:近年来,眉山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鲜明制造强市首位战略,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引擎,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聚力打造锂电、晶硅光伏、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建设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和动力结构加快转化。这三个产业中的众多企业,就是眉山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锂电产业方面,已集聚中创新航、杉杉科技、美国雅保、天华时代等头部企业,构建从锂盐到锂电池的全产业链;晶硅光伏产业已集聚通威太阳能、四川美科、琏升光伏等头部企业,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电池片生产基地,电池片销售规模全省第一;化工新材料产业已集聚万华化学、金象赛瑞等头部企业,建成全球最大的氰胺材料生产基地。
  博雅新材料物理气相输运法(PVT)单晶生长炉,入围制造业单项冠军公示名单。
  眉山从2022年开始,每年培育1个百亿企业,去年实现200亿企业突破,今年力争实现300亿企业突破。制造业税收由2021年的30.3亿元增长至48.7亿元,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66.9%。
  下一步,我们将强力推进制造强市冲刺年“五大行动”(主导产业提质倍增、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工业企业智改数转、项目投资增势蓄能、工业园区一体发展)。
  一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坚持招引培育双向发力,以标志性产品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全国领先锂电材料产业基地、中国晶硅光伏制造基地、全球一流绿色化工材料基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35%。
  二是推动创新赋能先进制造。全力融入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重点在中试(熟化)平台上下功夫,尽快建成投用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全力推动万华、万邦胜辉等企业组建一批中试研发平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眉转化落地。出台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计划,重点抓好100户传统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三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园区承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3个省级化工园区“三位一体”建设,全力推进眉山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力争全年园区产值规模突破1600亿元。

建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全面实施耕地保护等六大工程

  记者:眉山是“天府粮仓”的首提地,您认为应如何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如何才能让种粮人真正受益?
  黄河:眉山坚定扛起“天府粮仓”首提地的使命担当,明确了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定位和“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的目标,着眼“六化六突破”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全面实施耕地保护、农田建设、科技引领、主体培育、示范带动、延链融合“六大工程”。高标准编制发布全市“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和永丰片区专项规划,构建“一核三带十片”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布局,已基本建成永丰核心样板区,着力打造岷江流域、黑龙滩灌区、青衣江流域3大粮食主产带,提升建设10个万亩高标准农田集中区。
  保障种粮收益,一是建高标准农田,只有高标准农田才能够产生好的效益、适应机械化耕种。我们提标赋能建设良田,被列为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市。2022年以来投入8.2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累计保有量142.34万亩。二是从种子方面着手,一定要着力研发优质的好种。全市制种能力面积达8万亩,建成集中连片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3410亩,良种普及率达98%。我们创建国家级的水稻、大豆玉米科技小院2个,建成全省最大的水稻中试基地。依靠种子和新技术,我们实现粮食增产。举一个例子,眉山市永丰村在2023年全村粮食总产量就达到4680吨,在2022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7%。三是扶持大户,提升规模和效率。2023年市、县财政安排“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专项扶持奖补资金7亿元,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粮食规模种植业主培育计划,培育种粮大户1258户、社会化服务组织3382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有西南地区最大的一个水稻合作社“好味稻”,通过农机农技社会化服务提升效率,助力乡村振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李庆 王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