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式民居四合院、江南传统古典园林、“海派花园”……
“芙蓉花瓣”造型的综合服务馆年收集雨水量预计可达2500吨。成都世园会供图
上海展园的屋顶和露台种植有200多种多肉植物。成都世园会供图
4月26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2024成都世园会)将拉开帷幕。
2024成都世园会展园总数、境外展园数量、协会和企业展园数量均创下历届B类世园会之最,参展城市实现五大洲全覆盖。4月22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前往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探园。
当日上午10点,细雨蒙蒙,在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入口处,“芙蓉花瓣”造型的综合服务馆开启了一次绿色“呼吸”。综合服务馆作为游客进入世园会的核心主入口,以“芙蓉花+汉阙”的融合,展现了独特的四川魅力。它不仅是一栋建筑,还是一台“雨水收集器”。
参与综合服务馆施工图设计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给排水高级工程师李强介绍,在综合服务馆东西两侧建筑斜坡的最低处,设置了一条收集雨水的水沟,将雨水引入管道,接入埋地雨水管。3个“芙蓉花瓣”边缘也分别有3根管道,雨水顺着管道进入“花瓣”中部的雨水管,接入埋地雨水管。最终,所有雨水进入室外一个600立方米的埋地雨水蓄水池中,经过处理后,再对场地周边室外绿化进行浇灌。综合服务馆预计年收集雨水量可达2500吨,能够基本满足园区两公顷绿地的日常浇灌用水。
在历届世园会承办城市中,成都是首个编制出“低碳管理方案”的城市。以2024成都世园会主展馆锦云楼为例,利用自然通风采光,让建筑能兼顾夏季遮阳与冬季集热的功能,减少了运维能耗;同时,巧妙引入湖面低温度新风,也降低了空调能耗。
太原园运用榫卯技艺打造“地道”晋式民居四合院,呈现依山傍水、结茅筑圃的生活场景;南京园以“文沁金陵”为主题,依山就势、巧于因借,打造江南传统古典园林;上海园选取了6个空间迥异、场景独特的片段,呈现融汇东西方文化的“海派花园”……在2024成都世园会中华园艺展区,独具匠心、风格各异的展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底蕴深厚的中华园艺文化。
在2024成都世园会五大核心场馆中,主场馆锦云楼无疑是最具特色的,从远处望去,可见建筑物翼角起翘,亭台、飞廊、主楼、配楼主次分明,高低落错,颇具盛唐的大气华美。
锦云楼选址在绛溪河右侧内湾,是园区内的最高建筑。承建单位中建八局负责人王智超说:“站在楼阁高处,整个世园会风貌将尽收眼底,让锦官城的悠悠诗情融入繁花锦簇的春意中。”
锦云楼不远处便是天府人居馆。该馆以“圆”为设计理念,三环交织,构建最具成都特色的3个情景空间。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听川剧评书、摆龙门阵、观荷塘月色,体验成都的“院坝”人居哲学。
上海展园的主题为“申意里”,其中“里”是上海特有的社区单元称谓,与2024成都世园会“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主题相呼应。展园内,岩石错落,小桥流水与两岸植株相映成趣。这片岩石花园内的石头和溪流内90%的景石采用的是上海展园建设过程中挖出的岩石,同样体现了上海展园简约和节约的设计特点。
上海展园还打造了一处名为“瓦松与星空”的场景。因为考虑到屋顶和露台是游客休憩、与自然接触的重要场所,所以设计方设计了带有瓦片的露台,并养有“薄叶蓝鸟”“蓝松”等200多种多肉植物。
4月26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将盛大启幕,万花绽放、草木葳蕤,公园城市与世园盛会精彩碰撞、美美与共。4月22日,记者了解到,在园区参观时,市民不能携带帐篷、天幕等露营装备。不能携带自行车、滑板、平衡车、轮滑鞋等工具。不能携带无人机、穿越机等飞行器。
由于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所在的成都东部新区全域为净空保护的重点区域,因此也不能携带风筝、孔明灯、气球等低空飘浮物体。
此外,不少市民关心是否能带宠物入园。据了解,市民不能携带各类宠物入园,园区也未提供宠物托管服务。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