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4 作文课 41-
A14 作文课 41 下载PDF 下一版 上一版 |
A14作文课 41
  • ·论“林怼怼”林黛玉的自我意识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论“林怼怼”林黛玉的自我意识

  

◎四川省双流中学高2021级11班罗佳宇
  初读《红楼梦》时,林黛玉给人留下的初印象大都是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多愁善感,总之与通晓世故人情不斤斤计较的薛宝钗相比,这样的女主委实不太讨喜。再次通读几遍《红楼梦》后,我渐渐开始理解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了,细细思索后,我甚至有点欣赏这个怼天怼地的“林怼怼”了。
  在林黛玉众多怼人的案例中,最招黑的怕要数周瑞家的送宫花的事件了。薛姨妈得到了十二支宫花,便让周瑞家的拿去送与贾家的三位姑娘、黛玉以及王熙凤,当周瑞家的拿着最后的两支找到黛玉时,黛玉问道:“这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周瑞家的答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读到这里不免让人觉得林黛玉有点矫揉造作,耍小性子。一句“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便招黑无数——林黛玉到底是有多大的自信才敢认为自己身份高于荣国府几位嫡亲的姑娘而应该第一个拿到宫花?如果薛姨妈的确是这样安排的,倒也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但是,我们回到前文,薛姨妈的原话是“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支,送林姑娘两支,那四支给了凤哥罢。”所以薛姨妈安排的顺序是——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然后林黛玉,最后王熙凤,而周瑞家的却是在送完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后,先送了王熙凤,最后送的林黛玉。其实这个顺序放在现代,或者普通人家换一换倒是无伤大雅的,但是放在等级规矩森严的贾府就很值得探讨一番了,要知道薛姨妈这番安排绝非随口一说,古人送礼讲究先疏后亲,薛姨娘的安排可谓礼数周全了。
  可周瑞家的偏偏擅作主张改了顺序,以至于最后拿到黛玉面前的时候,偌大的盒子里放着两支宫花,一向眼尖心明的林黛玉怎能不察呢?于是便问了“这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其实问的是:“是不是送完了所有人,挑剩下的来拿给我了?”倘若林黛玉视而不见周瑞家的故意怠慢,心平气和地收了那两支宫花,那周遭的丫头下人哪个不是势利眼,捧高踩低的,一旦开了头,让人知道林黛玉是个好欺负的主,自那以后,林黛玉的日子定然不好过。因此这一句话也是林黛玉借机给周瑞家的以及其他丫头的一个警告。
  相比迎春探春“急忙起身迎上去”,林黛玉则是充分体现了她的自我意识,她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绝不会舍弃尊严去奉承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的。如此的林黛玉是一个心性高洁、不虚伪、超凡脱俗、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人。因此林黛玉在这里的怼人是对自己尊严的维护。
  这份不容污秽、超凡脱俗的自我意识,在那个封建大家庭中是极为可贵的!
  其实林黛玉这份强烈的自我意识不仅仅是对自己,在香菱学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当香菱向宝钗讨教的时候,宝钗的评价是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而一向高傲的林黛玉却是爽快答应:“既要做诗,你就拜我作师。”紧接着便对香菱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诗,再次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都知道香菱不过是一个丫头,而黛玉却是这般全心全意地教导她,并把自己的诗集借给香菱,这与薛宝钗信奉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截然不同,这便体现了林黛玉的自我意识,她信奉的是女子应当熟读诗书,丰富自己的内在修养,有自己的独立意识!
  这样的黛玉是一个纯粹、没有沾染丝毫封建气息的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女子。在《红楼梦》的众多女子中,论才情,唯有薛宝钗可以与林黛玉相提并论,但是同样熟读诗书的薛宝钗还是被封建思想束缚住了手脚,而如此自强自爱、坦率真诚、超凡脱俗的林黛玉却令人可敬,真乃封建大家庭自我意识第一人!
评语
  题目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开头将林黛玉与薛宝钗进行对比,欲扬先抑。接着围绕“林怼怼”举出事例,站在那个时代的角度,抓出很多细节,表现林黛玉超凡脱俗的自我意识。又举出香菱学诗的事件,将宝钗和黛玉对待香菱讨教时的态度进行对比,体现林黛玉的独立意识。全文思路清晰,紧扣主题展开论证,有理有据,解读细致。

(指导教师:四川省双流中学费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