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达州人性化管理游摊小贩升腾城市烟火气
  • ·高考倒计时9天!这些新变化要注意
  • ·展览展示陈列服务项目废标公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无序摆摊”到“规范经营”

达州人性化管理游摊小贩升腾城市烟火气

市民回家途中在街边购买蔬菜。

  初夏时节,达州中心城区周边大量蔬菜上市,不少菜农变身为游摊小贩,进城售卖新鲜采摘的瓜果蔬菜。人行道上、街道两旁、市场周边、小区门前……到处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有别于杂乱无章的占道经营,那些整齐划一的临时摊区、物美价廉的农产品、讨价还价的市民和小贩,共同构成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
  城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这座更加热闹的城市中,一个个用黄线画出来的小方格,装着城市管理者的人文关怀,既有创新基层治理的温度,又有提升城市经济活力的热度。当前,达州正在“创文”“创卫”,基层管理者如何做好地摊经济的规范管理工作?他们有哪些探索?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记者走访
市民出门就能买菜
瓜果蔬菜都是新鲜采摘的

  “水果黄瓜,二块五一斤。”“买点小葱不?早上才扯的。”“买四季豆,便宜卖了!”早上6点不到,天已大亮。达州南城一新国际小区门口,不少游摊小贩陆续进入临时摊区,将新鲜的瓜果蔬菜摆在地摊上出售,现场十分热闹。
  该小区居民鲁先生每天都要来这里买菜。“农贸市场离得远,我不愿意去,原来买菜都是去超市。现在好了,城管在小区门口划了线,允许菜农在这里卖菜,我们出门就能买菜,很方便。”他说,该小区居住了2000多人,附近没有农贸市场,临时摊区的出现,为他们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在达州西城区和老城区,也有类似的临时摊区,通川区紫杉公馆农产品临时摊区便是其中之一。记者走访发现,在这里摆摊的人,年龄普遍较大,多数都是当天从城外赶来的。
  “我坐了差不多1个小时的车才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她种了6分多田的黄瓜,今年收成好,乡镇上卖不完,就专门到城里来卖。“摆摊是政府指定的,不用交钱,只需要走的时候把卫生搞好就行了。”她说。
  “天没亮我就下地了,早上6点过出门,先坐摩托车,再赶公交车,进城要接近两个小时。”位于达州市中心医院附近的临时菜市,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说,新鲜的蔬菜和鸡蛋很受欢迎。“我种菜从不打农药,全部是当天采摘的,味道好,城里人爱吃,1个多小时就能卖完。”

部门说法
尊重群众需求
优先保障困难群众摆摊设点

  人行道上、街道两旁、市场周边、小区门前……近段时间,达州城区的临时摊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临时摊区由政府部门划定,既给市民购物带来便利,又给摊贩找到一席之地,增加了城市的“烟火气”。
  “临时摊区有大有小,但摊区内的摊位,基本上都是长宽1米的小方格。”达州市达川区三里坪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辖区内,超过2000人的小区且附近没有农贸市场的有好几个,居民买菜不便。经过多次调研后,他们鼓励社区因地制宜划定临时摊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已基本上探索出临时摊区摊位大小的科学标准。从前期试点情况看,摊贩和居民都表示满意。
  “要尊重群众的需求,才能获得群众支持。”对此,达川区城管执法大队大队长刘杨生表示赞同。他认为,设立临时摊区,不再对游摊小贩进行驱赶,是一种“变堵为疏”的好办法。但是,路边摊的增多,也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临时摊区设置的“初心”,是最大限度保障好民生——这是达川区部门的“默契”。
  为最大限度保障下岗职工、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优先入驻临时摊区,达川区城管局严格按照“宣传登记-资格初审-实地审查-张榜公示”程序严把入口关,确保每个摊区发挥最大效能惠及民生。
  “摊区多了,我们的工作量也变大了。”刘杨生说,辖区内设置临时摊区后,他们每天都要全员出动,对所有临时摊区开展定时、定期巡查,加强日常监管,督促商贩将“三包”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加强和环卫公司的协作配合,确保市容市貌整洁有序。
  截至目前,达川区共设置临时摊区(点)13个、爱心摊位56个,登记入驻低收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400余家,清理游摊数量同比下降185%,基本实现游摊小贩从“无序摆摊”到“规范经营”的转变。

模式创新
边探索边总结
长效管理机制已初步形成

  设置摊区并不难,难在科学、有效地常态化管理。如何在摊区设置和维护市容市貌之间找到平衡点,难度不小。
  “我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刘杨生坦言,两年前,达川区政府曾出台过相关文件,对临时摊区的设置进行指导,但目前这个文件已过期,新的政策性文件尚未出台,他们只能按照已有的法律法规要求,同时结合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探索性地开展临时摊区划定工作。
  此前,达州市达川区三里坪街道办多次深入社区、小区走访,同时联合城管部门开展多次专题调研。“农贸市场的管理模式比较成熟,但不适用于所有临时摊区。”该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他们已初步摸索出两种相对较好的长效管理机制。“一种是社区全权负责,设立公益性岗位专门管理;一种是经营权承包,同步落实‘三包’责任。”
  与此同时,城管部门也创新“属地管理+摊户自治+部门监管”相结合的治理模式——经营品种多样的综合性市场由属地街道办、社区管理;经营品种单一、形式相似的由摊户自治;爱心摊位由城市管理部门监管。
  “校园50米外,农贸市场200米外,可以科学合理地设置临时性摊区。”刘杨生介绍,与各个街道办联合开展多次调研后,他们初定了几个必须遵守的原则:不影响行人通行,不影响消防通道,不能扰民;临时摊区和摊位的清洁卫生“三包”责任必须落实到人头;对违规违法者由执法部门依法处罚。“效果很好,达州市政府还派人进行专题调研,认为有些经验可以推广。”他说。

记者手记
“地摊经济”考验城市治理“绣花功”

  柴米油盐是小日子,也是大民生。地摊重回城市,既是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关怀。
  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都在探索“地摊经济”,山东淄博烧烤和甘肃天水麻辣烫“火出圈”,让“地摊经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中央文明办也给出“助攻”,明确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由此,“地摊经济”迎来了新的风口。
  小地摊,只是城市经济生命体中普通的“毛细血管”,却承载着无数个体和家庭的经济来源。发展“地摊经济”,考验城市治理“绣花功”。达州市达川区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缺乏政府层面的指导和规范。这张新时代的“考卷”,需要经营者、消费者、管理者“同题共答”。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