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互动-
A7互动
  • ·从“栈道”出发 看蜀道春秋
  • ·超11万人次参与 2024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线上知识竞赛等你来挑战
  • ·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名人大讲堂“蜀道文化季”首讲来袭

从“栈道”出发 看蜀道春秋

祁山道天水镇的姜维雕像和古道遗迹。刘可欣 李雨心 摄

  蜀道既是重要的文化遗存,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见证。2024年,名人大讲堂全新启程,正式推出“蜀道文化季”,邀请专家学者聚焦蜀道价值、蜀道考古、蜀道保护、蜀道与古代交通发展等内容,探寻蕴含丰富人文和自然价值的独特道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5月31日14:00,名人大讲堂“蜀道文化季”将迎来第一讲,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主任韩茂莉,将以《蜀道春与秋,岷江朝夕流》为题,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蜀道沿线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2024年以来,川陕甘渝四省市在国家文物局统筹指导下联合开展蜀道系统调查及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示中国蜀道的独特地位及其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而在蜀道的历史文化价值中,又不可不提及古代交通道路遗迹。古道、古驿站、古码头……遗迹和遗物的背后,是生动的历史与文化。
  要认识、了解蜀道的价值,首先需要厘清蜀道的概念及范围。韩茂莉教授将在本次讲座中,介绍蜀道的大致走向,让观众对蜀道在地理方面的认识更加清晰。
  早在2023年10月27日,封面新闻的9路记者从四川广元明月峡出发,重走9条古蜀道,寻访“千年古道变与不变的启示”。金牛道、米仓道、傥骆道、荔枝道、阴平道、祁山道……行走蜀道期间,记者们领略到的,是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是鲜活的文化,是历史的实证。
  “重要的几条蜀道,我在年轻的时候,差不多也走过几次。”韩茂莉教授也曾走过蜀道。都说“蜀道难”,因而很多专家都从这个角度,对蜀道的交通条件和地理特征进行过研究、解读。本次讲座中,韩茂莉教授将会从另一个较有新意的角度“栈道”出发,细说蜀道之上的栈道究竟是如何设置、其使用又难在何处。
  韩茂莉教授《蜀道春与秋,岷江朝夕流》讲座将于5月31日14:00在成都阿来书房举行。讲座也将通过封面新闻APP、封面新闻微博客户端等多个平台进行现场直播。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也可通过网络,与韩茂莉教授一起领略蜀道的魅力。
  名人大讲堂由四川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协调组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自2018年起,“名人大讲堂”已邀请多位知名学者,聚焦四川历史名人及传统文化优势资源,深入解读中华文化巴蜀因子的独特魅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