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4 要闻-
A4要闻
  • ·中吉乌铁路将为地区互联互通开辟新通途
  • ·川渝两地签署2024年就业重点项目合作协议
  • ·四川“专精特新”企业追“光”而行
  • ·海外展览系列活动执行服务项目结果公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拉丝6000公里的光纤背后

四川“专精特新”企业追“光”而行

四川通光光纤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忙碌。

  

探访点位:四川通光光纤有限公司

  生产车间里,光纤的拉丝炉在发光,炉内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固体预制棒熔融软化,再通过牵引力拉成细丝。
  日前,“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南充临江新区顺庆片区,当目光聚焦到科技创新时,可拉6000公里、堪比头发丝细的光纤引人注目。

“南充造”的光纤智造产线

  四川通光光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光光纤)是位于临江新区顺庆片区的一座光纤智能化生产工厂。该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剑飞指着门口展柜里的透明细丝轴说:“这就是光纤。”
  直径不到0.2毫米,跟头发丝一样细,而它却是由直径200毫米左右、150公斤重的光纤预制棒生产而成。
  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光纤的拉丝炉在发光,炉内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赵剑飞笑着说,生产光纤就像做“拉丝糖”。将光纤预制棒放入拉丝塔中,利用光纤加热炉高温加热软化,将其拉成又长又细的光纤,再经过涂覆形成系统、紫外线光照固化,最终形成光纤。
  在通光光纤,一根光纤预制棒,拉丝长度可达6000公里以上。
  “坦白说,放眼全国、全球,这个数据并不突出,但我们在南充实现了光纤智造产线。”赵剑飞说,30年前,国内光纤主要依赖进口,而现在,随着自主工艺不断优化,国产光纤已走出了国门,公司的产品出口到了欧洲、南美洲等地。
  生产出的光纤,被盘成卷整齐码放。“我们每天的光纤生产总量达到了30000芯公里左右,全年产量达1200万芯公里。”赵剑飞说。

已获得24件专利证书

  当大数据、云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光纤就是“数据高速公路”的“路网神经”,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大数据、互联网等领域。
  而光纤生产的工艺、设备和软件上的优势,让光纤产品创新成为可能。
  在通光光纤,采用大尺寸预制棒高速拉丝技术,通过高速熔融拉丝,自动精确控制光纤丝径波动在0.3微米以内,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今年公司又研发了G.657.A2抗微弯光纤,抗弯曲性能更强。”赵剑飞介绍,作为国家级和省级的“专精特新”企业,公司拥有自主申请专利27件、发明4件,成立了光纤技术研究中心;截至目前获得专利证书24件、待申请发明专利2件。
  发展新质生产力,这里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通光光纤先后与西华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紧密合作,开展光纤光棒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同时,积极走出国门,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技改升级,打造具备5G通讯行业综合解决方案的研发能力。
  目前,通光光纤正加快促进川东以光纤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和光纤产业链完善。
  江苏而来,落子南充,立足成渝,放眼全国、全球,通光光纤追“光”而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刘彦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