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文艺范-
A12文艺范
  • ·《老家伙》演绎人生“下半场”生活百态
  • ·央视《国风超有戏》开播 AI数智人“国小风”亮相
  • ·生活服务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铁三角”重聚

《老家伙》演绎人生“下半场”生活百态

《老家伙》海报。

《老家伙》中的三位主角是朋友。

  近日,电视剧《老家伙》收官。剧中,张国立饰演的肖长庆,与王刚饰演的孙前程、张铁林饰演的陈新城是相识多年的老伙计,三人在退休后凑到一起,共同创办养老中心,为老年人找到安享晚年的另一居所。
  当人生“下半场”的大幕拉开,如何调整状态、活出精彩?剧中,三位“相爱相杀”的老朋友退休后创业,发生了一连串啼笑皆非却又鲜活动人的故事。
  在张国立看来,《老家伙》就是一个并不搞笑的剧本,加上三个并不搞笑的人,无意间形成的一种搞笑氛围。

披着老年题材外衣的生活喜剧

  国产都市剧里,从来不缺吸睛的老戏骨。比如《我的前半生》里的薛甄珠、《都挺好》里的苏大强,都是经典形象。电视剧《老家伙》另辟蹊径。这部剧里,“老家伙”们这回不再是边角角色了,终于可以作为主角,让观众集中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从老年人的视角来创作影视剧,在市场上并不“讨喜”,为什么要拍《老家伙》?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比已达21.1%,65岁以上老人占比为15.4%。老龄化和少子化双重因素的叠加,伴生了诸多社会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代际冲突、价值碰撞。
  剧中,肖长庆、孙前程、陈新城创办养老中心,面临审批困难、资金短缺、人员管理等挑战,他们迎难而上,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将老年生活的尴尬、无奈,甚至是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和盘托出。
  在帮助一个个老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多议题随之登场。《老家伙》以老年的视角,辐射了青年婚恋、新型诈骗、儿童安全等诸多热门话题,体现出极为宽广的社会视野。

“铁三角”第10次荧屏合作

  2000年,《铁齿铜牙纪晓岚》火遍大江南北,张国立、王刚、张铁林这一“铁三角”组合也大受好评,成为一代人的荧屏记忆。《老家伙》是三人的第10次荧屏合作。
  有意思的是,当张国立、王刚、张铁林三位老友重逢,《老家伙》延续了他们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人设,“铁三角”之间吵不走、骂不散,互怼互损,火花四溅。
  虽然观众看得很欢乐,但在张国立看来,这却并不搞笑。“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觉得我们三个人很搞笑,但其实我们不是,我们并不擅长搞笑,而且《老家伙》本身也不是一个搞笑的剧本。所以我就想,我们在表演的时候要真诚、生活化,别太使劲了。”

老年人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少观众用“老黄牛”形容肖长庆这一角色:早年丧偶,除了张罗自己一大家子,还要接济岳母一家。但即便这样,他也学不会拒绝,就像个“老黄牛”尽己所能满足家人的一切需求。“他(肖长庆)内心想要改变自己,但总是拉不下脸。”作为扮演者,张国立给出自己的评价。
  剧中的肖长庆“壮心不已”,退休后依然重新创业,剧外的张国立亦是如此。“我觉得60岁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年纪,既有经验,心态也更加平和。像我自己也快70岁了,但依然很有工作的欲望。”
  张国立希望通过这部剧去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老家伙》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人应该如何老去。有一个词叫‘从心所欲不逾矩’,我认为放在老年人身上也是通用的。剧中其实也观照到这个话题了,所以我觉得该剧有一定教育意义。”
  老年人到底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张国立讲述了自己的认知:“就是不受年龄限制,勇敢活出自我。”
  已退休的肖长庆再度创业,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已至暮年的张国立也再度登上荧屏,为更多观众呈现老年人该有的生活状态,同时传递出《老家伙》的朴素愿景——不论年岁几何,都可以重新追梦、重新开始。
  

综合北京青年报、大众日报 图据《老家伙》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