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四川-
A9四川
  • ·勾选了“普通预订”,却买成了“旅行套餐”
  • ·涉案金额51亿元 绵阳警方破获新型特大网络传销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勾选了“普通预订”,却买成了“旅行套餐”

网友投诉在去哪儿APP买机票被捆绑销售

  田女士购买机票支付了1369元的费用。

  行程单上的实际票价为1270元。
  去哪儿APP截图

  国庆大假临近,不少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奔赴远方。然而,天津的田女士刚买了机票便没了出游的兴致:她在去哪儿网购买的机票,实付金额比行程单上标注的金额要高,对此,客服表示她购买的是“旅行套餐”。
  “我明明小心避开了其他显示有捆绑销售的项目,但还是没防住。”9月25日,田女士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追踪到底”栏目,“旅行套餐”中的旅行券,她在购票前一无所知,“至今客服也没有回复我旅行券的价格是多少。”

消费者投诉:
购票价格比行程单价格高了99元
一问才知买了“旅行套餐”

  9月19日,田女士下载注册了去哪儿APP。国庆假期,她打算去新疆旅游,于是购买了10月1日19点30分从天津滨海机场飞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的机票。
  然而,在出票后,田女士在航旅纵横APP上查看自己的行程时,发现行程单上的价格与自己支付的价格有出入,“我支付的是1369元,可行程单上机票的‘含税票价’为1270元,有99元的差价。”
  田女士随即联系了去哪儿APP的客服,要求退差价。客服却告知田女士,她购买的是“旅行套餐”,所以价格不同。
  “我在购票时,特地避开了各种产品,什么保险啊、退换无忧套餐啊,都没有勾选,选的是‘普通预订’。”田女士说,购买过程中,页面没有提示其购买的是“旅游套餐”,而联系客服后,她特地查看了订单,这才发现,订单包括机票和旅行券,价格为1299元,加上机场建设费50元、燃油费50元,共1399元,但有20元的代金券和10元的膨胀金的优惠,因此实付价格为1369元。
  旅行套餐,除了机票,还包括租车券、度假券、购物享免税价券等。“至于机票价格是多少、旅行券的价格是多少,客服一直没有回复。”田女士说。

记者体验:
同一航班各种套餐差价近百元
不少消费者被“套路”

  9月25日,记者在去哪儿APP上搜索10月1日从天津到乌鲁木齐的机票。点击具体一个航班,有多种选择,价格从1230元到1320元不等。
  排在第一的“可膨胀”选项,不额外选择航空意外险,平台自带25元优惠券和2元抹零卡,价格为1320元。页面显示,尊享权益包括“度假券最高抵200元”“酒店40元券(国内)省40元”等,报销凭证一栏,显示“旅行套餐产品,付款后可提供发票。”
  另一个“去哪儿自营”选项,也是自带25元优惠券、4元抹零卡,价格为1240元,只是可享权益有所不同,该页面没有显示“旅行套餐产品”。
  没有带任何标签的选项,自带25元优惠券、6元抹零卡,价格为1230元,相关权益与价格1240元的“去哪儿自营”选项一样。
  各种组合的套餐,让人看花眼,不少人也被“套路”了。
  有网友称,9月22日买了国庆期间银川到成都、成都到昆明的8张机票,出票显示,儿童票为860元/张。9月23日,他在国航官网和航旅纵横查询到,儿童票实际票价为560元/张。此前,有浙江的网友也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去哪儿网高价卖票低价出票”,实付金额比行程单要高。
  

去哪儿APP回应:
旅游套餐报价页面有标注
如旅行券未使用可退

  针对消费者的反映,记者联系了去哪儿网。客服回应,由于用户需求不同,有的会选择度假的周边产品,因此在报价页面,会有不同的报价产品,而消费者反映的差价,可能来自旅游套餐里其他服务的价格。记者问及其他服务的价格明细,客服表示,由于旅行券是进行折扣,因此没有明确的金额。
  “对于打包好的旅游套餐,页面上会进行展示。”客服解释,在报价页面下方,会有偏橙色的方框,显示“商旅返现”“航空意外险”等内容,而在填单页面,也会显示“旅行套餐”等内容。
  记者看到,报价页面一个“可膨胀”选项,并没有偏橙色方框进行标识,但这依旧是旅行套餐。填单页面的航班信息下方,有一排“旅行套餐¥1159(含旅行券惠选经济舱机票)+机建燃油¥100”的字样,但字体颜色更浅、也更细。
  客服表示,对于错买旅游套餐的乘客,“如果确实不需要旅行券,且没有使用,可以进行反馈,客服核实后,折合成现金退回。”

律 师 说 法消费者可投诉并要求退款

  四川省消委法律顾问谢文强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去哪儿APP的这种行为,没有在消费者知情或者是同意的前提下进行捆绑消费,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谢文强建议,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由主管部门对商家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如果消费者没有出行,可要求退款,如果已出行,可要求退差价。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吴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