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要闻-
A6要闻
  • ·“成都造”飞行汽车量产进度刷新
  • ·四川泸沽湖如何让“含绿量”和“含金量”双重提升?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找寻保护与开发的“天平”

四川泸沽湖如何让“含绿量”和“含金量”双重提升?

达祖古村落。

  有着“高原明珠”之称的四川泸沽湖,位于凉山州盐源县,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湖”,摩梭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
  2023年12月,《四川省泸沽湖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对泸沽湖在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水污染防治、绿色修复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年时间过去,这里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又如何做到“含绿量”和“含金量”双重提升?12月1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跟随2024年“四川环保世纪行”媒体采访团一起来到泸沽湖,了解这里的山水“变形记”。

保护
滴污水流进泸沽湖”


  冬日的泸沽湖,晨雾缭绕,即使寒风阵阵,依旧阻挡不了游客的脚步。
  作为泸沽湖高原淡水湖泊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草海一直是泸沽湖“亮湖”水体外泄的唯一通道,也被称为泸沽湖生态系统的“肾脏”。在此之前,这里曾一度因为水草过度生长,加上上游集雨区影响,导致草海水流淤堵不畅,沉淀物回流,水草腐化,草海的自净能力出现问题。”
  从2022年7月开始,当地对草海里多余的草甸进行人工切割清除,最深清理深度达80厘米。截至目前,草海总修复面积达5.2万多平方米,草海中部区域水质总体达到Ⅱ类标准,草海出湖口水质总体达到Ⅲ类。“越来越多的水鸟重回草海。”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王明全说。
  鸟儿再次“回家”的地方,还有女神湾。这个有着“世界上十大日落最美景观拍摄点之一”之称的地方,曾经因当地居民排放污水不当,水鸟一度离开。
  2021年,为了对女神湾附近水域进行生态修复,当地对居民实行生态搬迁。生态搬迁也是《条例》中针对环境保护提出的解决方法之一。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四川泸沽湖已完成77户生态搬迁任务,女神湾的生态逐渐恢复。
  “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泸沽湖”,秉持这样一份信念,在严格管控下,泸沽湖的污水治理有了明显改善。据景区管理局局长杨正伟介绍,泸沽湖水源分为3个区,包括可供文旅开发且需兼顾生态治理的实验区、可进行科学考察需进行严格监测的缓冲区、禁止一切人为活动的核心区,每个区域都有严格的区分。
  在泸沽湖母支污水处理厂里,几台机器监控着进出水源的各项指标,目前该污水处理厂可日处理污水5000立方米,日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镇一级A标,全覆盖解决周边7个村2387户经营户和农户的污水问题。

平衡
让“生态经”变“生意经”


  “下一步,我们想找到保护和发展的平衡点,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盐源生态环境局局长阿学林说,如何能在高水平保护的同时寻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含绿量”和“含金量”的双重提升,当地一直想要找到“破题之钥”。
  有着“国家级传统村落”之称的达祖古村落,摩梭传统建筑风貌保存良好。2023年底,当地政府启动达祖乡村振兴和文旅提升项目,在保护古村落风貌和摩梭文化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条例》的指引下,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每一次规划之前,我们会请各方面的专家对方案进行审查,规划出来后还会请景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审核,请相关部门进行土地利用的审查,层层审定后,我们再进行开发动工。”众欣文旅盐源项目公司负责人刘忠介绍说。
  除了严格审核,当地也试图用“他山之石”,找到一条新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的路径。云南省宁蒗县三家村,地处泸沽湖境内,这里宽阔的湖滨带,为当地旅游打造了更多元化的场景,收到不少游客青睐。
  学什么?如何学?景区管理局规划保护科副科长黄续军说,除了学习三家村对湖滨带的拦截沉积、排水等方面的经验,还要学习他们对湖滨带资源的开发利用,让“生态经”变“生意经”。“之后我们会合理运用四川泸沽湖沿线40多公里的湖滨带,例如在情人滩打造百米沙滩,在女神湾打造新的日落观景区,增强景区的吸引力,让更多游客留下来。”黄续军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杜江茜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