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基本医保将放开在常住地、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 ·川渝高竹新区的“破壁之路”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边缘”迈向“前沿”

川渝高竹新区的“破壁之路”

四川奥玛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分装区,工人正在装箱汽车零部件准备运往重庆。

川渝高竹新区警务中心窗口,一边写着四川一边写着重庆。

  新年伊始,川渝边界胡家梁子热闹非凡。登上平台眺望,是川渝高竹新区许多人喜欢做的一件事。
  不少新区人还记得这里最初的面貌:青山连绵,山峦起伏,园区内满是荒地,大面积“留白”。
  1月3日,成渝“双城记”唱满第五年。双圈相向而行、同向发力,硕果累累。
  川渝高竹新区,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承载着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如今,企业从挂牌前的102家增至现在的201家,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
  新区轮廓日益清晰,道路、厂房、商业综合体、居住小区等逐渐完善,曾经的“空白”区域被一一填满,为这幅蓝图勾勒出愈发清晰的线条。
  这里,改变不断发生,正逐步实现“边缘”向“前沿”的转变。

“打破无形行政壁垒”


  川渝高竹新区,位于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与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交界处,由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复、共同设立。
  企业注册地在重庆,办公、生产在川渝高竹新区,办理各项业务时要回到注册地,这是川渝高竹新区的企业在以往时常面临的小麻烦。
  元旦前夕,四川强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长珍走进川渝高竹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一进门,便看到“进一扇门,办两省事”这八个大字。
  张长珍此行是为了增加营业执照上的项目。这是他首次来服务中心,上周他开车一小时误跑到邻水县城办理业务。
  不到十分钟,川渝高竹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阳萍便为张长珍办妥了一切。
  以往,本地企业和居民需赴邻水县、坛同镇,重庆企业和居民则需前往两江新区办理业务,需要耗费两三天才能办好。
  如今在川渝高竹新区市场监管办公室,享受“一站式”服务,只跑一趟、一天就能办结。“我们统一受理相关业务,极大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效率。”阳萍说。
  同城共管,实现川渝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2024年4月,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出第一张跨省运输货车临时通行证。”川渝高竹警务中心负责人曾强说,获得该通行证的设备运输货车在有效期内可凭证按明确的时间、路线通行重庆。
  川渝高竹新区80%企业为重庆车企配套,往返重庆市主城区需求大、频次高,但运输货车均为川籍牌照,无法办理主城区货车临时通行证,入渝面临诸多不便。
  此前,新区企业采用抵渝后转运、半夜运输等方式运输货物,给企业带来较大物流成本。
  “利用跨省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优势,多方协调实地调研后,制定了‘同标互认’解决方案。”曾强说,根据政策,新区川牌货车都由重庆发放牌照,与重庆车辆享受同等待遇,方便企业运输。
  目前,已有3家企业6辆货运车辆获颁“临时通行证”,这将为企业节省每年30余万元的物流成本。
  “协调联动、务实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是改革的基础,‘一套班子、两省市人马’,按照‘一家亲、一盘棋、一体化’理念实现共建。”川渝高竹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区从体制机制入手,围绕“怎么管、怎么建、怎么分”等尝试“破题”。
  通过创新“小管委会+大公司”的运行管理体制,在土地、财税、人才等方面实现政策择优使用,按照“存量收益由原行政辖区各自分享、增量收益五五分成”的原则构建利益分配机制等,直取改革“要害”。
  新区的独特吸引力便在于“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
  “一高一低”之间,呈现出的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格局。

“打通有形物理阻隔”


  1月5日,川渝高竹新区南北大道上车流不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打破无形的行政壁垒,也要消除有形的物理阻隔。
  曾几何时,尽管邻水与渝北田地相连、水系相通,但交界处的“断头路”却成为两地交流合作的梗阻,虽“近在咫尺”却“通行不便”。
  四川奥玛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世平说:“由于川渝交界处山路崎岖,物流运输一度成为公司的难题。”然而,这一困境已得到改变:2024年4月8日,川渝南北大道三期,这条大家期盼已久的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至重庆市渝北区城区的“断头路”,得以全面打通。
  如今,从川渝高竹新区出发,驱车抵达重庆主城区仅需30分钟。
  随着道路条件的持续改善,高竹新区与重庆的近距离优势愈发凸显。货物运输时间较之前再缩短半小时,进一步提升川渝高竹新区企业的运营效率。
  对川渝两地民众而言,这是一条畅通无阻的便捷出行之路;而对川渝高竹新区的超200家企业来说,这更是一条经济发展的动脉、物流畅通的要道。
  它解决了新区至重庆中心城区“近在咫尺却通行缓慢”“虽有通道却不够顺畅”的难题,有效连接起达州、巴中等川东北地区,为入驻企业大幅削减物流运输成本,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据测算,该道路年通行车辆将达到550万辆次以上,从新区至重庆,每吨货物物流成本可节约60元以上。
  持续走深走实的改革,不断打破“有形壁垒”。
  川渝高竹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李佳介绍,除了推动高速路、快速路等规划建设,川渝高竹新区还在积极推进渝广铁路前期工作。这条连接重庆北站和广安的城际铁路建成后,川渝高竹新区到广安主城区仅需30分钟,到重庆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将缩短至20分钟以内。

“边缘”迈向“前沿”


  从独特的空中视角俯瞰新区,昔日一片荒芜已悄然蜕变,高楼错落有致地镶嵌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作为最早一批入驻川渝高竹新区的企业之一,从事汽车研发及试制生产的瑞创汽车由重庆企业投资设立,于2018年迁至新区。
  “搬迁后,我们把广安相对较低的要素成本与重庆高水平的技术支撑、创新政策结合起来,让企业发展空间更大。”瑞创工程技术部技术总监李效辉介绍。
  瑞创的入驻,使得当时高竹新区的前身高滩园区拥有更多可能。一路走来,高滩园区从“重庆汽车产业配套园区”不断向汽车产业研发和上下游产业延伸。
  四川欣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一件件泛着银光的氮气弹簧从生产线输出,等待着装车转运到重庆。
  不同于其他企业从重庆搬来,欣悦精工2019年从广东省东莞市搬迁而来。搬迁当初,工厂外面还是一片荒地,“当时,我们工厂也没有人手,一切都是从头开始组建。”欣悦精工企业管理部经理蒋成说。
  2020年12月29日,伴随川渝高竹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各类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欣悦精工的发展也慢慢走上正轨。“公司的人员和生产规模都有一定的扩大。”蒋成说。
  “得益于新区建设,我们公司的发展也是从‘草台班子’逐渐正规和规模化。”刘世平说,2021年搬来新区后,奥玛腾效益稳步提高,工人工资也逐年增加。
  企业,成为当地就业的“金饭碗”,吸引大量居民加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不再需要外出奔波。
  如今的川渝高竹新区,已是汇聚近20万户籍人口、吸引201家企业入驻的繁荣之地。其中94家企业已投产运营,2023年规上工业产值达到58.55亿元。
  这座承载着“改革使命”的现代化新城,已然初现规模。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马嘉豪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