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2 要闻-
A2要闻
  • ·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 ·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会变
  • ·亲而有度 清而有为
  • ·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亲而有度 清而有为

——新型政商关系加快构建的地方实践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从政策制定到服务管理,再到为地方发展注入活力,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正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扎紧制度篱笆 明确政商交往边界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亲”是要求,“清”是底线,关键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记者走访发现,各地出台一系列制度措施,明确政商交往边界,强化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上海市浦东新区纪委监委监督党纪法规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划出政商交往的红线和底线,严肃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案件。
  “浦东新区纪委监委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在监督执纪执法工作中适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及操作办法,建立亲清统一新型政商关系实践典型案例库,不断丰富拓展场景与实践应用,为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提供保障。”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李晓辉说。
  党员、干部同企业的一切正常交往,都应是为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提升效益。
  安徽省出台《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安徽省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等一系列政策,助力构建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2025年亦城机遇清单等内容,为新一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方式方法 优化发展环境


  政商交往“亲”,就要坦荡真诚接触交往、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过程中,各地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方式,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团结好、引导好民营经济人士,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北京市在市级层面建立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跨40家市级部门和各区的横向配合、纵向联动工作格局。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体改处处长郝婧说,北京市建立了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发挥好企业“服务包”“服务管家”和12345企业服务热线等渠道作用,形成了回应解决民营企业问题诉求的工作闭环。此外,北京针对共性问题持续挖掘,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地一批举措。每年向社会公开推介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年度推介项目总投资在2000亿元以上。
  陕西省则通过“陕企通”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了对企业诉求的受理、转办、反馈全过程闭环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反映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安徽探索实施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新机制,推出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平台。
  安徽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处处长王旭说,该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将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最大限度提高政策供给精准度、便利化和公平性。该平台2024年兑付财政资金77.7亿元,惠及企业2.6万家。

实现良性互动 提振发展信心


  亲不逾矩,清不远疏,亲清统一才能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各地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清而有为的服务赢得企业的信任,实现政商关系良性互动,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