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如何推动职普融通?全国政协委员苏华建议:
“孩子准备选择职教赛道,却感觉从高职通向本科的专业选择范围比较小,担心未来成长机会不多。”近日,在封面新闻《“两会你我他”——热点互动征集》栏目中,一位家长这样表达了这样的顾虑。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肩负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时代使命。职教人才的成长通道如何打通拓宽?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应进一步优化“职教高考”制度,完善中职、高职、本科和专业硕士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尚存在职教体系不够完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不够紧密等问题。”苏华说。
如何推动职普融通?苏华认为,应该给通道、给学历。他建议,要逐步扩大技能型本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规模,增加对社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进一步优化“职教高考”制度,完善中职、高职、本科和专业硕士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双向认定制度落地见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本质在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使其契合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需求。”苏华认为,职业院校要以技术技能为纽带,建立校企育人共同体,通过“企业入校园、产品入实训、工程师入课堂;教师进车间、学生进工段、教学进现场”等方式,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加快出台针对性强、能够落地的产教融合实施细则,明确各方责任权利,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及教学内容,培养更多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的技术技能人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