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文艺范-
A12文艺范
  • ·如何“爆剧”又“爆人”?
  • ·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如何“爆剧”又“爆人”?

于正:演员戏不好,先打导演五十大板

于正

《延禧攻略》剧照。

  “热搜常客”于正又上榜了……近日,#于正说不是一个剧扑了就否定所有#的话题词登上热搜。在博文中,于正表示:“电视剧市场一直在变,所以在市场扎堆的时候,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怕‘扑’,才能在平庸里脱颖而出。”虽然评论区不乏批评声,但这的确是于正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求新求变、不断尝试。
  提起于正这个名字,不同的人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但无论是褒还是贬,有一个事实都难以否认——这十余年来,他制造了许多部名副其实的“爆剧”,是国产电视剧行业中无法忽略的名字。回看这些年于正的作品,从《美人心计》《宫》《陆贞传奇》到《延禧攻略》《墨雨云间》,不论是做编剧还是做制片人,不论口碑是否两极分化,他总能在争议中收获超高收视率。
  近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于正说:“现在能拍剧的时候,我就努力往上爬,往我想要的目标努力,去与观众靠近。但如果有一天,我跟观众不同频了,观众把我淘汰了,那我就做一个观众,去看比我更优秀的人来拍剧。”

  拒绝内耗 “扑”和“爆”皆乃常事

  近期,于正播了一长一短两部剧。长剧《五福临门》塑造了五对情侣,市场表现相当不错;短剧《吉天照》投入了行业中的“超高成本”,却未能收获破圈反响。对此结果,于正很平静,他告诉记者:“这个时代,电视剧正在被很多观众抛弃,我们要去破局,那就要做更多尝试。”
  于正用来尝试的第一部剧是《墨雨云间》,他试着将这部长剧“短剧化”,把节奏变得非常快,故事非常紧凑,让情绪价值大于故事本身的叙述语言;到了《五福临门》,他选择在前面的单元用正常的长剧叙事手法,而在后两个单元采取短剧叙事手法;到了《吉天照》的时候,于正就想,作为短剧,它已经具备了快节奏和高情绪价值,那是不是可以叠加长剧的精致和逻辑?“这些都是我对市场的探索。”于正说。
  这些尝试有成有败,但对于正来说,他没有考虑这些投入是不是“值得”。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剧来试验,看观众喜欢什么。他说:“如果一两次失败能换来一次成功经验,我想是值得的。”
  于正把“失败”这件事看得很坦然。“当初《延禧攻略》大爆,后面的《鬓边不是海棠红》等一系列剧都播得不错,但突然之间有一部戏播得不好,我就会开始复盘。我会思考,为什么会不成功?可能是观众的口味变了。”
  于正坦言,从第一部剧到现在,他对每一部剧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从未懈怠。所以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就会停下来研究,找到失败的原因。在拍《延禧攻略》之前,他停了一整年;在拍《为有暗香来》和《墨雨云间》中间,他又停了一整年。他说,“停就意味着要改变,意味着我对现有的东西不满,意味着我要探索新的东西。”
  当谈及是否会为了一部剧的播出效果而焦虑时,于正用“允许发生,全然接受”八个字来形容。他表示,因为一部剧的成功或失败而感到开心或难过是很可笑的。在他看来,只要一直在这个行业干,就会有“扑”有“爆”,一部剧的成败根本说明不了什么。“我觉得人活在世上就是来玩的,我是来体验的,如果不把它当作游戏来玩,那是做不好的。”于正这样说道,“我觉得一部剧好与不好不足以影响我的心情,因为我享受的是创作的全过程。”
  

为新人撑伞 想给有才华的人机会


  有一件公认的事是,于正的剧,除了“爆”剧,还“爆”人。十几年来,有太多演员因为于正的剧而走进观众视野,被大众所熟知,一跃成为一线明星。对此,于正感到很自豪。“其实《墨雨云间》播得好,我最开心的不是自己多了一部爆剧,而是像吴谨言这样的‘老演员’和王星越这样的新人,都因为这部剧而大火了。”
  于正透露,之前吴谨言磨炼演技那两年,没有什么剧本找她,但在参演《墨雨云间》之后,尽管吴谨言又停了一段时间,但却有几十个剧本找她。“再比如,一些在其他剧里演技被诟病的演员,在我的剧里却被大家表扬演技很好,这是令我得意的地方。因为我们会指导表演,做了表演训练,我们知道怎样让他们呈现出最佳状态,并且给了他们非常合适的角色。”
  对于个人的得失荣辱,或者他人的嘲笑,于正并不太在意。“因为我更在意这些年轻人,我在意的是谁能给他们在漫天大雨里撑起一把伞。”
  如今,一部电视剧的投入成本十分高昂,这让许多制作人倾向于用流量明星来作为收视保障。但在于正看来,用明星拍剧并不是能带来安全感的最佳方法。“一部剧有好的剧本,就算没有明星,照样也能爆。”于正说,“有些演员可能几部剧都扑了,大家就说他演技不好,我觉得特别可笑。因为一个剧好或不好,导演先要打五十大板。导演应该指导表演。”
  谈及为什么愿意给新人机会,于正坦言,这也与他自身经历有关。“现实生活教会我很多,我曾经也飘过好长一阵子,后来终于有一天我发现‘飘’特别可笑,同时也知道人生的规律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为什么不在我好的时候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拥有非常好的天地?这是我的初心。所以我喜欢用新演员、新导演、新美术、新制片,我希望欢娱影视是娱乐圈的‘黄埔军校’。”
  在于正眼中,“没有短剧演员和长剧演员之分,我这里没有鄙视链,我就是特别想给有才华的人机会。”
  但他同时告诉记者,他只能给导演与编剧机会,对于演员,他的话语权还是不多。“为什么大家现在觉得爆剧很重要,因为在几部爆剧以后,你会拥有接下来一两部剧的话语权。如果扑了一两部,之后你要再上来就很难,因为可能下部戏中你的专业判断得不到认可。”
  关于为什么剧里总能“爆”人,于正表示,首先,制片人在试戏的过程中就要对演员进行观察,判断角色与这个新人本身性格的契合度。“现在很多不专业的制作人只想用当红演员,也不判断演员的性格,对剧本的解读也不精准,那这个剧怎么可能好?大概二十多岁出道的时候,我们身边的那些老制片人非常专业,我们是跟着他们学过来的——怎么看表演,怎么解读剧本,怎么让演员非常精准地知道他要怎么表演。”
  

定位是“创作者”想做的故事还很多


  多年来,于正一直活跃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特别是在微博上,他隔三岔五就会因为各种言论而冲上热搜。对此,于正表示,活跃并不是他的目的,他是为了让自己更能进入年轻人的世界。“我觉得随着年龄增长,我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笼络新一代的观众。”
  于正给自己的定位一直是“创作者”,他总认为自己还在半山腰上,还得往上走,所以才会在网络上有那么多的表达。“我就是一个创作者,是一个跟网友平等的人,所以有时候他们骂我,我也会骂他们。我只有把自己当网友看,才能拥有观众视角,去公平地判断一个剧好不好看。”
  面对被质疑,于正的态度很坦然。他说,这些声音反而会激发他的斗志。“比如网友说我老是提先开香槟,网友都来骂我,但这会逼着我把这部剧做得更好,这对我来说是动力,是游戏的一个环节。”
  于正告诉记者,自己想拍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我喜欢传统文化,想把它们在电视剧里做一些传播和普及,这是我的初衷。要让大家看到这些东西,首先就要有个好故事。”
  他说,“大千世界就那么点故事,但人好看,剧才会好看。我有一个目标,希望做出来的作品能安慰人心,让大家在不开心的时候能开心,让大家的情绪得到发泄,让大家关注中华传统文化。这可能穷尽我一生也做不到,但我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于正透露,他正在做一个清宫戏剧本,讲的是心理疗愈。他说,当你投入一件事,会忘掉很多痛苦,现在庞杂的网络信息经常扰乱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需要专注力。“专注力是减轻痛苦的好方法,允许发生,全然接受,要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停在未来,要活在当下,这都是我的电视剧想要表达的东西。好看固然重要,但我希望除了好看之外,观众看完这个戏,能从角色上得到一些回馈。”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雷蕴含胡倩图据电视剧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