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已部署在绕城高速,最快3分钟可飞拢现场
清明假期,警用无人机在成都绕城高速上岗参与执勤。
警用无人机。
“前方有交通事故,请注意减速避让……”“已记录川Axxxxx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清明小长假期间,在成都绕城高速上空,两架无人机来回穿梭,一架负责疏导交通,一架负责抓拍交通违法行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成都交警装备的一款新型无人机,清明小长假期间正式上岗参与执勤,开展拥堵路段安全提示、违法抓拍、巡逻管控等,为假期缓堵保畅提供科技力量。其中4月4日,无人机还处置了2起轻微交通事故。
4月3日上午10点过,记者来到四川川西高速公路绕东管理处,大屏幕正显示着无人机作业的实时画面。
“画面中是绕城高速锦城湖立交路段,这个时间段车流量较大,车辆正在排行。”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六分局绕城大队大队长胡嘉志介绍,当前的画面是两架无人机协同作业传送回来的,其中一架无人机悬停在空中10米处,用广播进行安全提示。现场如果发生事故,它会立即进行处置、引导人员撤离。而另一架无人机则在远处备勤,进行监控、违法抓拍等。
绕城高速为啥率先投入无人机警察?胡嘉志介绍,作为西南地区高速公路网核心交通动脉,成都绕城高速日均通行车辆达70万辆次,节假日峰值突破百万辆次。针对长期存在的“轻微事故致拥堵、违法变道酿风险”等治理难点,成都引入一批警用无人机并在清明节正式投用,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难点,构建起现代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批无人机已部署在成都绕城高速附近数个固定“机场”,采用全自动模式,如果遇到情况,指挥室就会给它们发送指令和坐标,它们会自动飞往坐标地点,按照指令自动进行处置工作,实现全天候巡逻管控。
胡嘉志说,成都绕城高速长85公里,如果遇到事故,传统出警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而无人机最快3分钟就能到达,大大提高了出警速度。
“除了速度快,功能也很多。”胡嘉志介绍,在常态化执法中,警用无人机可进行违法抓拍,如果发现违法变道、占用应急车道等行为时,还能进行远程语音警示和普法教育。此外,针对轻微剐蹭等事故,无人机还能通过智能语音系统引导涉事车辆快速撤离至安全区域,实现“快处快撤”的交通疏导机制。当遭遇多车追尾等复杂事故时,先导无人机可精准定位事故核心区,实时播报安全警示信息;辅助无人机同步开展应急车道疏导,构建临时交通导流区;取证无人机则可进行多角度影像取证并实时回传。
众所周知,在暴雨、浓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交警疏导交通会面临巨大压力。而此次启用的无人机编组巡航,将利用热成像感知技术对绕城高速进行全方位扫描监测,实时将道路积水、事故点位等关键信息传回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同时,可以通过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交警部门与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之间的多维信息交互,为动态勤务部署和应急决策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无人机还能全天候值守,24小时开展巡护工作。
民警介绍,针对夜间行车安全隐患,升级版的警用无人机配备了高精度热成像双光云台,能够在低光照环境下快速定位故障车辆及异常目标,其搭载的强光探照与智能警示灯组,可在事故区域360度无死角照明,并通过地面投影技术动态投射警示标识,有效提高了夜间应急救援的效率和行车安全水平。“此次警用无人机投用后,我们将根据实战效果和后续反馈等,再综合考虑是否在其他道路上投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博
图据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