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西南交大站施工现场,工人正在焊接剪力钉。
坐成都二环高架BRT的朋友最近是否发现:当公交车进站时明显的“顿挫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顺的停车体验?没错,这都得益于成都BRT站台集中整治工程带来的“云感升级”。
参与实施BRT站台集中整治工程的成都城投建设集团所属成都市市政开发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本次“焕新行动”包括二环高架外环光华村街路口站、二环高架内环高笋塘站、双林北支路站、西南交大站、成仁站、万年场站等6个站点。
二环高架BRT作为成都市民出行的“硬核担当”,每日承载着数十万人次的运输重任,随着运行年限不断增加,在繁重交通荷载作用下,车道开始显露“岁月痕迹”。据市政检测数据显示,部分站台出现车辙、波浪状拥包和坑槽等病害,这些“路面皱纹”,极其影响行车舒适度。
为有效改善站台路面状况,在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统筹安排及市交管局、市公交集团的支持下,市政开发总公司近期启动了6个BRT站台集中整治工程,整治后的站台运行良好,车辆进站的颠簸感大幅降低。
以往,传统沥青路面在钢桥面上,一遇到高温就像“巧克力遇上暖炉”,公交车重载重刹时,极易造成拥包等道路病害。为解决BRT站台病害反复的问题,项目首次采用了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铺装技术。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配合TRC磨耗层技术,新材料寿命可达传统沥青的5倍以上,这种掺入钢纤维的新材料,抗压强度达120兆帕,相当于每平方米能承受12000吨重量。能有效根治路面病害,还能缩短公交车进站时的制动距离。
该负责人说,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站台整治主要采用周末“白+黑”连续作业模式,传统BRT站台整治施工从打围到完全放开交通需要11天,这次单站台实际施工时间仅用60小时。
目前,二环高架外环光华村街路口站、二环高架内环西南交大站、高笋塘站以及双林北支路站4个站点已基本完成整治并通车,二环高架内环成仁站、万年场站2个站点预计4月底完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成都城投建设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