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打造集聚、专业、专一的储能产业园
2025宜宾市新能源应用场景暨储能产业园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场。
日前,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启动“新技术·新动能·新未来”——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大型采访活动。作为四川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之一的宜宾,如何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1日,该活动聚焦宜宾储能产业园,探寻宜宾储能“新动能”。
宜宾储能产业园位于宜宾市叙州区,是宜宾抓住万亿级储能产业新风口,于2024年初开工建设的园区,是承载宜宾“一蓝一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地,也是宜宾发展新型储能产业的主战场。此前,该园区首批开工了11个重点项目,其中龙头企业宜宾中车时代储能基地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近日,宜宾储能产业园又注入了新活力。
4月9日举行的2025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吸引了120多家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加。会上,宜宾与国内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共签约8个重点项目,协议总投资28.7亿元,一批储能产业配套元件生产线及研发中心将在宜宾落地。当天,在宜宾储能产业园,57个新能源应用场景和新型储能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7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签约的企业既有央企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也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行业新锐。项目涵盖了新能源材料研发、储能设备制造、智能检测等多个前沿领域,覆盖储能产业链上中下游,形成从材料研发、核心部件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完整生态,将为宜宾储能产业构建全链条的发展格局。
宜宾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将为宜宾市新型储能产业快速成势注入更多“源泉活水”,开辟更广阔发展空间。
近年来,宜宾聚焦“引链主、抓场景、强政策、优服务”,实现储能产业破局起步。截至目前,宜宾市已签约中车株洲所、中储科技、新艾电气、弘正储能等22个产业项目,协议总投资81.55亿元,已形成18GWh储能系统集成产能。2024年,新型储能产业规上企业1家,储能系统集成产量超5GWh,产值25.22亿元。
宜宾储能产业园是宜宾积极抢占绿色新能源产业风口,在动力电池成功突破千亿、晶硅光伏完成全产业链布局的基础上,大力进军新型储能未来产业新赛道,高规格规划打造的储能产业园。
宜宾市叙州区相关负责人在当天的开工仪式上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近4平方公里的宜宾储能产业园千亩核心区建设已经全面铺开,“三横两纵”路网互联互通,水电气讯不断完善,有9.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经投用,研发中心、孵化中心、宜邻中心、创新中心即将交付,园区目标打造集聚、专业、专一的储能产业园。
宜宾储能产业和园区的快速发展建设,让来宜宾发展的企业信心更足。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余卫平在2025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致辞时说:“面向未来,中国中车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宜宾的产业布局,与宜宾共同打造智轨网、氢能网、储能网等新能源装备体系,构建绿色新能源发展新生态,为宜宾打造‘储能产业高地’贡献力量。”
中国能建装备公司副总经理、中储科技董事长赵勇告诉记者,该企业已和宜宾签约,将把宜宾作为武汉总部之外的首个生产基地。他说,选择落户宜宾,一方面是因为宜宾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宜宾作为“中国动力电池之都”,产业集群优势、人才优势等都比较突出,当前布局的新型储能产业可与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产业一道,形成相互赋能、共同发展的局面。
企业家们与宜宾的“双向奔赴”,正在宜宾储能产业园从梦想变为现实。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