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阿来、李骏虎、卢一萍荐书
《古灵魂》
《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
《曹操》
《静静的顿河》
《喧哗与骚动》
《地出》
《轨道》
每一本书都好像是一扇任意门,让读者在翻阅书页间,与世界相遇。在4月23日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邀请邱华栋、阿来、李骏虎、卢一萍四位作家分享他们最近阅读的书,希望能为您带来多元的阅读视角。
作者:萨曼莎·哈维(英)出版社:中译出版社《轨道》故事设定在国际空间站,聚焦6位不同国籍宇航员共处的24小时。空间站每24小时绕地球16圈,他们也在此期间经历了16次日升日落。空间站里,宇航员们透过舷窗俯瞰地球,家乡、台风气旋及人类活动痕迹尽收眼底。萨曼莎借助他们流动的思绪展开哲学思辨,探讨人类与地球、宇宙的关系。萨曼莎笔下梦幻精致的外太空,与细腻幽微的心理描写,将我们引入一个更加深远的思索,那就是对自己、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作者:罗伯特·普尔(英)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地出》以地外观察的视角,从1968年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月后拍摄的“地出”照片切入,为我们展开了一部太空探索史。当下,重返月球,火星计划逐步推进,《地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人类与地球关系的绝佳机会。只有从太空遥望这颗蓝色星球,我们或许才能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美丽且唯一的家园,地球的繁荣,才是人类未来的保障。
作者:鲁西奇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将相的传奇往往被大书特书,而芸芸众生的生活却如隐匿于尘埃。鲁西奇的《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独辟蹊径,将目光聚焦于秦朝的一位小吏——喜,睡虎地十一号秦墓的主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卑微个体。通过他的人生轨迹,全书勾勒出一幅鲜活生动的秦朝社会全景图。喜让我们明白,每一个平凡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有着独特的意义,都值得被书写和铭记。
作者:堀敏一(日)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联合低音《曹操》用明畅的笔触讲述了曹操的峥嵘一生,却不局限于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更重视汉末乱世的时代背景与同时代人物的生存境况,进而将曹操置入从汉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脉络中思考,花费大量篇幅对他的人才政策、屯田与租调制度,以及建安文学等进行专题讨论,突出了曹操的历史意义。
作者:张锐锋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古灵魂》是一部包罗万象、各种文体融会贯通的巨著。以600余年的晋国历史为线索,展现众多历史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构成雄浑的历史画卷。作品中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每一段文字都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探索。阅读它的过程,会不断穿越历史与现实的边界,去反思,去审视,引发对历史、人性和生命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
作者:米哈依尔·肖洛霍夫(俄)译者:力冈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推荐这部作品是因为它的辽阔和多维度的深刻性与复杂性,以及它叙述上的多声部复调结构。作者打破了当时的叙事框架,对历史“灰色地带”的忠实记录,使作品具有了超越时代的真实性。这部作品如顿河本身,表面平静,但水下则涌动着思想的暗流。
作者:威廉·福克纳(美)译者:李寂荡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这是一部兼具文学深度与阅读友好的经典新译本。作为福克纳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原著以多声部叙事和时空交错的技法,描绘了美国南方康普生家族五代人的衰亡史,呈现了旧秩序崩塌下人性的挣扎与虚无。李寂荡作为诗人与资深编辑的双重身份,既保留了原文的诗性密度,又以编辑思维重构阅读路径,使这部诺奖巨著在中文世界焕发新生。
刘凌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出版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