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2 消费成都-
A2消费成都
  • ·共建知识产权高地
  • ·行业底牌暴露 酱油市场开始“以价换量”
  • ·景顺长城固收投资实力亮眼
  • ·摩根资产管理:以静制动、股债均衡构建长期投资组合应对市场波动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行业底牌暴露 酱油市场开始“以价换量”

  酱油行业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当前的产业背景下,企业若想实现可持续的市场占位,打破同质化竞争的困境,通过产品创新和价值深挖来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已成为其战略突围的关键命题。
  据了解,从中炬高新的产品端来看,酱油品类收入长期占据美味鲜收入的2/3,2024年的营收为29.82亿元,同比下降1.5%。销量为53.25万吨,增加了4%,但吨价为0.56万元/吨,下滑5%。千禾味业的酱油作为营收主力,占比为63.8%,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3.8%至19.6亿元,销量增长1.3%,但价格下降5.1%。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其酱油业务正陷入“卖得越多、挣得越少”的怪圈,也进一步验证了“以价换量”的可能性。由此不难看出,在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与餐饮终端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调味品企业的议价空间正在持续收窄,通过价格折让和促销活动争夺市场份额已演变为行业普遍采用的竞争策略。
  有行业人士直言:“这本质是渠道红利见顶后的恶性循环,当商超终端堆满卖点相似、价位相似的酱油,企业要么降价清库存,要么烧钱换流量,但两者都在透支品牌溢价。”
  我国酱油行业历经基础调味、工业化生产、健康升级、功能细分四个阶段,如今除了关注酱油的基本口味,如咸、鲜等,还越发看重其是否具备健康属性,像减盐、有机等。
  同时,不同消费场景也催生了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家庭日常烹饪、餐饮行业使用以及户外野餐等场景下,对酱油的包装便捷性、容量规格等方面都有了更精细化的要求。此外,酱油功能也越来越细分(红烧酱油、海鲜酱油、凉拌酱油等),促使消费者从原来的一瓶酱油打天下,变成购买多瓶酱油来满足不同烹饪需求,带来酱油购买量上升。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卖酱油,而是卖后厨解决方案。”某连锁餐饮集团采购总监透露,“谁能帮中央厨房优化出餐效率、降低综合成本,谁就能拿下B端大单。这需要从产品研发到供应链服务的全链条能力,而不仅是价格优势。”
  当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入存量绞杀,所有玩家都必须回答一个灵魂拷问:当降价失效后,酱油的终极价值究竟是什么?
  但消费分层的浪潮正在改写规则——高端化与普惠化终将分道扬镳。那些既无法用有机认证征服中产厨房,又不能以极致性价比抢占食堂货架的企业,或许注定消失在行业的褶皱里。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杨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