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特别报道-
A8特别报道
  • ·甘俊林“焊接”出中国智造
  • ·“让爱更好地回家”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体彩开奖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追梦少年到全国劳模

甘俊林“焊接”出中国智造

甘俊林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货车制造中心首席技师,多年来总结归纳出9项绝招绝技,获得13项授权专利。他带领的团队累计创新和改造铁路货车制造工艺100余项,解决50项关键技术难题和10多项惯性质量问题,提出并实施40余项生产优化方案,创造价值近1000万元。

  “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中车全体员工。同时,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努力……”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货车制造中心首席技师甘俊林说。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甘俊林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当晚,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甘俊林没有过多谈及获奖感受,而是直接规划出下一步的行动蓝图:第一,终身学习,持续提升技能水平;第二,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每一件产品;第三,培育新生力量,壮大产业工人队伍,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这就是甘俊林——一位用朴实行动诠释工匠精神的行业标杆。这三点不仅是他的未来规划,更是他20余年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

苦磨技艺
从“追星”学徒到国际冠军


  2005年,年仅18岁的甘俊林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大门。彼时的他,只是铆焊专业毕业的中专生。初入职场,他便将公司首席技能专家视为偶像,开启了漫长的“追星”之路。
  为了提升焊接技术,甘俊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下班后,车间里常常能看到他独自练习的身影,一练就是两个小时。焊接时,强光容易灼伤眼睛,他就眯着眼继续工作;臂力不够,就用自制沙袋绑在手臂上增加焊枪稳定性……凭借着这股子韧劲,他的焊接技艺日益精湛,逐渐成为公司的技能新星。
  2014年和2016年,甘俊林两次冲击被誉为焊接“世界杯”的“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均遗憾落败。但他没有气馁,反而愈挫愈勇。
  2018年6月,甘俊林第三次踏上“嘉克杯”的舞台。160分钟内,他沉稳应对板材对接、管材对接和角焊缝焊接3个环节,从20多个国家的388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钨极氩弧焊成人组一等奖和最佳试件奖。这一成绩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产业工人的高超技艺。

“定海神针”
创新工艺助力大国制造


  载誉归来的甘俊林没有沉浸在荣誉中,而是迅速投身到工作中。他积极践行“交通强国”“制造强国”理念,专注于生产制造工艺的改进与优化,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在生产中,甘俊林就像一颗“定海神针”,总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2018年,公司接到1998辆C80B车型订单,交货期仅100天,但当时的生产能力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甘俊林主动请缨,天天加班研究解决方案。他创新现场管控模式,实施节拍化生产和工段制管理,不到一个月,车间单线单班日产提升34%,3个月内完成订单,节约成本300余万元。
  多年来,甘俊林总结归纳出9项绝招绝技,获得13项授权专利。他带领的团队累计创新和改造铁路货车制造工艺100余项,解决50项关键技术难题和10多项惯性质量问题,提出并实施40余项生产优化方案,创造价值近1000万元。
  张亮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