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要闻-
A6要闻
  • ·在安顺场听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故事
  • ·首届“岐黄杯”中医保健技能大赛启动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体彩开奖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雅安行启动

在安顺场听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故事

5月13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雅安行启动。

“强渡大渡河”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后人讲述父辈的故事。

  5月13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雅安行”集结仪式,在雅安石棉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广场举行。
  五支由媒体记者、专家学者、青少年学生、文艺工作者、志愿者代表组成的队伍,在红军强渡大渡河90周年之际,从此出发,走进石棉县、天全县等地,重温红军精神,感受雅安变迁,汲取奋进力量。

听强渡故事


  集结仪式之后,在红军渡,“强渡大渡河”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后人代表,讲述了父辈们的故事。
  90年前,为了阻止红军从安顺场渡口渡过大渡河,国民党第二十四军派了1个营的兵力在安顺场对岸渡口布防,严密封锁整个河面。
  1935年5月24日夜,中央红军先遣队夺取安顺场,占领大渡河西岸渡口。为迅速抢渡过河,先遣队首长决定组织一支精悍的奋勇队,利用缴获的唯一一条木船实施强渡。
  25日清晨,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团长杨得志把强渡任务交给一营营长孙继先。战士们争先恐后报名,很快从二连中挑选出十七勇士组成奋勇队。上午9时,一声令下,强渡大渡河的战斗打响了。
  孙继先率十七勇士登上木船,由当地船工帅仕高等8人摆渡,劈波斩浪,向河对岸驶去。对岸守敌发现红军开始强渡,立刻集中火力向木船射击。红军神炮手赵章成用迫击炮瞄准敌军碉堡,只听得“轰轰”两声巨响,敌人的碉堡飞上了天。趁着敌军火力减弱,木船飞快地向前划行,就在快靠岸时,意外撞上一块大礁石。几名船工跳下船,在滚滚激流中拼命用背顶住木船,另外的船工在船上使劲用竹竿撑,木船脱离险境,终于靠岸了。
  敌人慑于红军的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纷纷丢弃阵地,仓皇溃逃。红军迅速控制了大渡河北岸渡口一带。

看《安顺记忆》


  如今,90年过去,石棉县以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历史事件为基础,以安顺场古街为演出场景,打造了一台以“红色音乐剧”为表现手法的情景旅游剧——《安顺记忆》,用音乐讴歌红军强渡大渡河的不朽精神和壮烈故事。
  5月12日晚,集结仪式前夕,该剧再次上演,除了吸引不少游客外,还吸引了安顺场八一希望小学的学生们。“我们也要像红军战士一样,勇敢、坚强。”一位学生说,该剧他们看了很多遍了,但每次演出都忍不住来看。
  游客陈阿姨说,她对勇士们上战场前与亲人告别的一幕记忆深刻。“尤其是小战士告别母亲时,让我想起了我的孩子,特别感动,战士们舍生忘死的精神令人敬佩。”
  据介绍,整场音乐情景旅游剧分为《守火者》《安顺场》《渡口船》《十七士》《燎原的星火》五个篇章,既全方位地展现了“红军强渡大渡河”的伟大壮举,也彰显了安顺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历史底蕴。

接续向前行


  新的时代,“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时刻鼓舞着雅安儿女前行。
  起步于“一五”时期的雅安工业,经过长期奋斗,逐步扮演了“挑大梁”的角色。据雅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牟俐萍介绍,目前雅安规上工业有29个大类、119个小类,全市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0.8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02.95亿元。202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超全省0.4个百分点,实现工业税收44.79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比重为47.8%,解决就业6万余人。
  同时,经过多年产业结构调整,雅安逐步形成“以绿为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药轻纺等重点优势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该市先进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12亿元,初步构建锂电全产业链,锂电正负极材料产能达到63.7万吨;建成全省最大的锌、铜、铝等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雅安造汽车变速器齿轮、微型车半轴和商用车轮毂及刹车盘,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25%、35%、50%;“蒙顶山茶”品牌价值达54.76亿元,连续八年入围全国十强;雅安鱼子酱全球市场占有率15%,位居全国第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