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八大行动”,推进“587”重点产业建圈强链
小学生在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产业园里参观机器人。
近日,绵阳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895.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105.5亿元,增长7.6%。这些数据的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
7月24日、25日,四川省上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特色亮点主题采访活动绵阳站,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先后走进在建的绵阳航空与燃机产业园、绵阳机器人产业园区以及汽车销售企业,探寻绵阳经济增长“密码”。上半年,绵阳大力实施“八大行动”,着力推进“587”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绵阳GDP再上一个新台阶。
7月24日下午,位于绵阳游仙区的航空与燃机配套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现场,工人们顶着烈日铺设园区道路,进行绿化收尾。
“我们正在施工的A区,包括1栋综合楼、7栋厂房。预计今年11月完工,待后续调试完成,年底实现竣工交付,确保首批企业能按时入驻园区。”绵阳富乐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东旭说,目前在建的一期项目总投资49亿元,规划用地798亩,分为六个区。
据了解,整个产业园规划总占地2100余亩,计划总投资约164亿元,分两期建设,计划工期为2024年至2027年。包含标准厂房、无人机研发中心、低空飞行保障及应急救援装备研制中心、中小型分布式气轮机研发中心等,是绵阳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高新技术智能制造产业高地的核心载体。
按照产业园的规划,到2027年,园区产业规模预计突破80亿元,未来五年带动超百亿的产值,吸引超百家上游企业入驻;到2030年,力争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航空与燃机产业基地,打造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产业集群。
7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绵阳科技城新区的机器人产业园,园区的它人机器人生产线上,一台台清扫机器人正在进行组装。
“这些产品通过品质检测后,将运往美国。”它人机器人绵阳公司负责人刘刚说,他们今年年初拿到了200台海外订单,目前已送过去10台样机,后续将加大产能,在完成海外订单的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的供应,力争全年实现1.2亿元的营收。
据机器人产业园负责人介绍,绵阳将人工智能(机器人)纳入绵阳市委“587”产业体系以来,组建专班、高位推动,产业覆盖材料、整机生产、关键零部件等各环节,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4年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机器人产业入选四川省产业新赛道。规模已实现从“零”到“链”突破,正在从“链”到“群”跃升。
目前,“夸父”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等“绵阳造”人工智能产品已运用到多个应用场景。乐聚人形机器人成功主持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它人清洁机器人成功斩获360万美元订单,“绵阳造”机器人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我们力争今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30亿元。”绵阳市科技局负责人说。
在四川绵阳同立国际汽车城,预约试驾的前台,有顾客正在填写信息等待参与。“高温影响下的销售‘淡季’仍有客户到店,其中九成因‘以旧换新’补贴到访,政策对汽车消费促进‘有力’。”汽车城负责人说。
理想汽车绵阳城市经理邓枢恒告诉记者,随着国家置换补贴、报废补贴+绵阳消费券的持续发放,绵阳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乘用车市场健康增长,汽车城内的商家们销售信心大增。
绵阳市商务局一组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汽车报废补贴申领6047笔,补贴金额1.05亿元,拉动消费6.45亿元;汽车置换更新1.48万笔,补贴金额1.79亿元,拉动消费30.2亿元,汽车以旧换新成为拉动新车消费的重要力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摄影报道
7月24日,四川省上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特色亮点主题采访活动德阳站,记者来到什邡市德阳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这家2022年4月落户什邡经开区的企业,在什邡项目投资100亿元,2022年3月28日签订投资协议,5月25日启动项目招标,6月28日施工队伍进场,9月30日主体工程完工,百亿项目开工到主体竣工交付仅用时100天,实现“百亿项目、百日完工”。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其电子3C消费类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
2024年公司实现产值13.07亿元,2025年1至6月实现产值12.9亿元,同比增长221%。据介绍,欣旺达投资百亿元建设的25GWh动力电池生产线于2023年投产,其电芯能量密度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如今,在原有产能基础上,正在建设储能电芯生产线,生产储能电芯产品,将新增产能7.4GWh,有望重塑行业格局。
为何选择落户德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德阳欣旺达新能源副总经理唐浩然谈到,德阳什邡两级政府从项目落地到生产运营的全周期支持,如“店小二”一般的贴心服务,为企业提供了坚实后盾。此外,什邡的产业配套能力是关键吸引力。
据悉,近年来什邡经开区创新理念,在项目平台建设、招大引强、优化环境中“三轮驱动”,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什邡经开区坚持布局优化、基础配套、环境优越、产能提升,持续提升园区平台承载力和聚集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完善配套。通过加大对落地企业的服务力度,实施奖励扶持政策,鼓励落地企业现身说法,开展以商招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