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地区专家认为,泰柬本轮冲突的根源在于两国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
泰柬存在多处领土争端,历史上多次发生边境摩擦和冲突。双方2000年签订一份谅解备忘录,反对采取可能改变现状的单方面行动,但未能完全防止边境摩擦。
双方领土争端焦点之一是柏威夏寺。柏威夏寺位于泰国东北部四色菊府和柬埔寨北部柏威夏省交界地区。海牙国际法院1962年裁定该寺归柬埔寨所有,但柬泰两国对边界部分地区领土归属依然存有争议。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柏威夏寺为世界文化遗产,柬泰围绕这一地区的主权争议再次升温,并多次发生武装冲突。
今年5月底,双方在柬埔寨柏威夏省和泰国乌汶府的争议地区发生短暂冲突,双方采取了限制边境往来等措施,关系陷入紧张。但双方同时也释放了和平解决争端的信号,并时隔12年后首次召开了联合边界委员会会议。
7月16日,3名泰国士兵在边境地区被地雷炸伤。泰方认定地雷为柬方新近埋设,指责对方违反《渥太华禁雷公约》。柬方则指责,泰国士兵未经允许进入柬主权区域巡逻,触发战争遗留地雷。
泰国陆军7月23日发布通报说,泰方巡逻队当天下午在边境巡逻时再次遭遇地雷爆炸,5名士兵受伤。以此事为导火索,柬泰之间发生新一轮冲突,两国均宣布降低与对方的外交关系等级。
泰柬专家说,本轮冲突除历史原因外,还叠加两国政局因素,使局势更复杂。
柬埔寨和泰国媒体6月18日报道了一段泰国总理佩通坦和洪森的通话录音,佩通坦在通话中请求洪森协助缓解两国边境的紧张局势。佩通坦随后承认通话录音属实,泰国宪法法院7月1日决定暂停佩通坦行使总理职权。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