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四川-
A8四川
  • ·成都国际交流合作迈向纵深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今年1至7月外贸进出口额4985.3亿元,同比增长6.8%

成都国际交流合作迈向纵深

成都青羊区特色产品亮相中乌国际商品博览会。图据“青羊商务”微信公众号

2025成都(首尔)投资合作推介会现场。
  图据“投资成都”公众号

今年以来,成都不断加密国际航线。
图据双流发布

  8月22日,成都今年1至7月经济运行数据出炉,全市外贸进出口额4985.3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总额2907.5亿元,增长12.2%。
  从文化到体育,从经贸到科技,成都国际交流合作向着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迈进。
  今年下半年,成都至米兰航线将进一步增班,年内还将新开成都至巴厘岛、成都至札幌航线。同时,在“蓉品出海”行动的倡导下,“蓉”字号产品打通国际销路,成都持续深化与国际友城、跨国企业在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

  
国际客货运航线不断加密
今年计划新开、复航和加密航线28条

  近年来,成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积极参与国际开放合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成都发布了成都直飞巴黎等14条国际客货运航线,同一个月,成都连续开通4条国际航线。
  这4条新开航线“含金量”十足。比如,直飞迪拜的全货机航线,实现成都与中东地区之间全货机航线“零突破”,将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以及华东、华南跨境电商业务架通直飞中东的稳定空中货运通道。再比如,直飞马德里,将构建起成都直达南欧第二条客运通道,满足更多的跨境电商和快速消费品等货运需求的同时,还将与成都至布鲁塞尔、布达佩斯等物流节点城市的全货机航线形成互补;直飞巴黎,将连通欧洲第二大城市……
  据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今年计划新开、复航和加密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28条。根据目前航空公司发布的计划,成都至米兰航线将进一步增班,年内还将新开成都至巴厘岛、成都至札幌航线。天府机场将突出成都西向南向门户枢纽优势,加密航班频次,填补空白航点,积极拓展具有市场优势和高增长潜力的国际航线。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不断加密的货运航线背后,是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畅通航空物流大通道的决心——以欧洲、北美、东盟航线为布局重点,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货运空中大通道,打造11小时“亚欧空中货运走廊”和5小时“亚太空中货运圈”。

精准赋能蓉企蓉品“出海”
单个企业最高可获50万元支持

  随着国际航班持续加密,成都企业“走出去”的热情与动能愈发强劲。
  8月20日,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商品博览会在塔什干开幕,成都市青羊区商务局依托“外贸综合服务站”,组织本土优质企业“抱团”参展,助力特色产品打开中亚市场、抢占跨境贸易新机遇。
  展会上,成都企业收获颇丰:四川鑫展鸿机械的深耕叉车、仓储设备等产品备受青睐,开展仅一天便拿下30万美元外贸订单,为其刚起步的外贸业务注入强心剂;成都益海兄弟商贸作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家居服务公司,已接待50余组客户,意向客户超半数,预计签约金额约10万美元。
  为让蓉企、蓉品在海外走得更稳、更远,今年3月,成都发布2025“蓉品出海”政策机会清单,从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降本增效,到强化口岸通道支撑、构建全生态链条服务体系,多维度精准赋能企业出海,加速拓展“蓉品”国际市场空间。
  其中,在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政策措施方面,成都市相关部门在企业赴境外参展参会、参加海外经贸活动、加快完善国际营销体系三大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例如:成都市博览局对参加境外会展经贸交流活动的企业及机构,按展位费的90%给予补贴;成都市商务局对开展品牌出海的企业,企业推广品牌产生的相关海外营销费用和合规费用,拟按实际支出给予不超过50%的资金支持,单个企业支持金额最高可达50万元。
  在支持企业降本增效政策措施方面,成都市商务局拟对上年出口额500万美元(含)以下且有出口实绩的企业,给予100%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支持;对通过金融机构开展进出口贸易融资和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的外贸中小微企业,拟按实付利息总额分别给予50%、60%支持,单个企业两项支持金额合计最高可达50万元。
  一组数据彰显成都外贸强劲动能:2025年1至7月,全市外贸进出口额4985.3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总额2907.5亿元,增长12.2%。进出口双向发力,增长势头亮眼。

外企加速汇聚成都
1至4月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逾6亿美元

  凭借潜力巨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成都正成为外资外商眼中的“投资高地”。目前,全市已集聚外资企业超4000家,在蓉投资创业的外国人突破10万人。
  为加码外资招引与服务,成都打出“组合拳”:2月,依托跨国企业“成都园区行”活动,邀请上百家跨国企业来蓉考察投资;4月,通过“投资盖碗茶”外企圆桌会、政企交流会等形式,以“一对一”或多部门联动模式,面对面协调解决企业在投资合作、项目落地中的难题,用精准服务为外企发展“强信心”。例如,成都通过“进解优促”外商投资服务专项行动,高效解决印瑞集团项目落地的产权问题,让企业安心发展、持续增资。
  与此同时,成都主动“出海招商”,赴韩国、日本推进合作:在2025成都(首尔)投资合作推介会上,韩国HCT公司中国区总部及检测认证实验室、JETEMA医疗器械生产基地等12个中韩合作项目成功签约。“今年以来,日本、韩国等在蓉投资仍保持增长态势。”成都市投资促进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落地将进一步推动成都重点产业链“补空白、强弱项、促自主”。
  一个个外资项目也在密集布局。今年8月,四川云优选华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成都市新津区,标志着美国OCM华源食品集团完成了在成都新津的落子,成都食品消费领域再添美资布局;目前,诺孚泰已在生物城加速器二期建成近5000平方米的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将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腹腔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
  外商的坚定选择,助推成都利用外资规模“加速跑”。据统计,今年1至4月,全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56亿美元,稳居中西部城市第1,规模占全省73%,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而为了稳存量和拓增量,近日,四川出台《2025年四川省稳外资行动实施方案》,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外商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外商投资服务保障力度四个方面提出19条举措,全力以赴做好2025年四川稳外资工作。
  其中,提出推动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为鼓励外资在川开展股权投资,方案提出将推动争取“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外汇业务试点;同时,还将创新“出海招商”模式,赴欧洲、日韩新等地专题招商,举办“投资四川”海外专场活动;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开辟绿色通道,为外资企业急需来华的外籍高管、技术人员办理口岸签证和就近办理签证延期换发补发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