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4 少年派-
A14少年派
  • ·桂花飘香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桂花飘香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三中学校2023级4班 袁艺

  阳光漫过窗棂,那盆桂花正散发出阵阵幽香,我轻抚叶片上外婆用红绳系的小木牌——“慢工出细活”,墨迹已褪成淡青,却让满室暗香突然有了形状。
  我的外婆曾是一名乡村教师,做事总是无比仔细,她的衣服无论新旧,总是洗得干干净净,整齐地叠放在柜子里。就连补丁边的针脚也是细细密密地排列整齐。
  我的校服口袋破了个小洞,她不用现成补丁,反而拆了旧旗袍的暗纹绸布,绣上六瓣桂花。月光透进老屋时,银针在她指间起落如蝶,绣绷上的花影渐渐丰盈。她将线头藏进叶脉,“补衣如补心,残缺处更要用心装点。”
  外婆总说植物最懂光阴。年轻时在田埂教书,她带着山里的学生用三年时间观察一株野桂的生长:春日如何抽芽,盛夏怎样蓄力,直到某个秋晨突然迸发满树星子。
  外婆喜欢养花,在院子中央种了一盆桂花树。因为外婆的宠爱,我小时候十分顽皮,总喜欢跳起来折桂花树的花枝,可因为个头太矮,总将花枝折得毫无章法。“急什么呢?”她摩挲着我折下的断枝,用浆糊把伤口细细裹好,“你看桂花,攒够力气才开花。”
  阳光灿烂,微风和煦,我们头上别着花枝,走在田间小路上。
  后来我渐渐长大,外婆也慢慢变老。爱读书的她逐渐眼花,每天只能戴着眼镜眯着眼读书。
  书房那本手绘《昆虫记》是她留给我的星图。泛黄纸页间,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旁是一幅幅鲜活的绘画,外婆基本将书中的虫子都画了出来,有时在下面批注:“有幸在田中所见,未尝知其名”等字样。螳螂捕食的瞬间被她定格成十二幅分解图,蝉蜕旁标注着“七年蛰伏,七日鸣唱”。最动人的是末页空白处的小楷:“真正的榜样不在远方——像桂花那样,把根系扎进土壤,芬芳自会穿越时光。”
  日复一日,年又一年。院中桂花也开了又败,败了又开。
  记得有次我走之前,外婆让我把那盆桂花一并带走,说是想她了就和桂花说,桂花会告诉她的。
  如今,阳光烂灿,微风和煦,我收到山区孩子的来信。随信飘落的标本签上写着:“老师教我们观察五年才开花的桂树,说这叫‘榜样’的力量。”
  湿润的雾气忽然模糊了视线,恍惚看见外婆站在晨光里,白发间别着那年的桂枝。我驻足凝神,看着那盆桂花树上的花苞,桂花清香漫溢。

评语


  本文以桂花为线索,贯穿起祖孙之间的情感与精神传承。作者笔触细腻,善于捕捉细节——外婆补衣、绘虫、教书、种花等场景,皆富有生活气息与画面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含蓄而深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将外婆“慢工出细活”“扎根土壤”的人生哲学表现得淋漓尽致。文末山区孩子的来信,巧妙形成闭环,暗示“榜样”力量的延续,使文章更具时代意义与感染力。是一篇情真意切、立意深远的佳作。

(指导教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三中学校 景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