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10月14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第四季度集中采访活动,聚焦遂宁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遂宁市安居区,一片现代化的厂房正拔地而起。塔吊挥动长臂,工程车辆穿梭不息,数百名工人在脚手架上忙碌——这里是四川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圆柱形锂电池项目的建设现场,一股“争分夺秒”的热浪扑面而来。
“我们现在是‘三班倒’,24小时不停工。”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指着初具规模的主体厂房,声音洪亮地说。他的身后,是超过200名土建工人和200多名装修工人共同构成的“建设洪流”。这种“与时间赛跑”的节奏,只为了一个目标——今年签约,今年投产。
走进即将完工的车间,另一种繁忙已然就绪。“土建施工,和内部装修同时进行。”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的生产设备已经准备了百分之七八十,就等厂房最终验收。”这份紧迫感,源于手中攥着的“甜蜜的烦恼”——订单,尤其是来自东南亚的订单已经排队,就等着生产线开动起来。
“订单充足,东南亚的客户都在排队等我们的产品。”该负责人语气中带着自豪,“本地园区几家电动三轮车企业也已经和我们接洽下单了。”市场的热切需求,成为了项目建设的最大驱动力。
这个“跑步前进”的项目,体量惊人。四川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达60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年产值50亿元、贡献税收1.5亿元的“巨无霸”。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带来的“人才磁力”——项目不仅从总部派驻核心管理人员,更将在本地大规模招聘,最终提供约800个就业岗位。
项目一期投资28亿元,目标是建成6条18650型号、2条32140型号等多型号圆柱形锂电池生产线。一旦投产,每天将产出185万支锂电池,年产值超过20亿元。
项目二期投资32亿元(其中固投28亿元),用地约200亩,扩建10条18650型号、2条32140型号、1条46160型号圆柱形锂电池生产线。从一片土地到日产量百万级的“电池工厂”,遂宁正见证着又一个“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产业奇迹。
该项目的“遂宁速度”并非孤例。其背后,是遂宁市锚定“锂电之都”战略定位,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系统布局。当地通过“招商谈判”与“供地准备”同步、“项目前期”与“容缺预审”同步等创新机制,努力实现“签约即开工”,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2024年,遂宁锂电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3%,对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度达86.8%,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该产业规模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形成了以四川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如今,遂宁市已汇聚了从锂资源开发、关键材料到电池终端制造、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约占全省四分之一。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