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汪队立大功
“三丰”获得“二级功勋犬”称号后,训导员王坤与它的合照。
废墟搜救训练中的“三丰”。
“汪、汪、汪……”近日,在位于成都市金堂县的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赛场上,搜救犬“三丰”发出了持续数秒的响亮吠叫,这是它发出的“生命信号”,以便精准地告诉训导员王坤,在这堆废墟下正埋着被困者。
这一刻,可谓是“三丰”狗生的高光时刻,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第八届消防搜救犬技术比武竞赛中,它拿下了含金量极高的废墟搜救单项冠军,这是它第一次捧回全国级的奖牌。
它的训导员,中国救援云南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的“90后”站长助理王坤,心情复杂。“高兴肯定有,但更多的是心疼。”他看着身边这位已经6岁的老搭档,“翻过年头它就7岁了,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应该是最后一次参赛了。”
在这场汇聚了全国41支代表队、328只顶尖搜救犬的较量中,“三丰”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冠军的传奇,更是一位“无言战友”的忠诚、热血与奉献。
“三丰”的名字,大有来头。10月28日,在采访中王坤介绍。
“我本来给它取的名字是疯子的疯。”王坤笑着说,“因为它实在太活泼了,一出犬舍门就活蹦乱跳,到处跑,可以说是一天疯三次。后来大家觉得用‘疯’字不太雅观,这才用谐音改成了丰收的‘丰’,希望它能收敛一下那股疯狂的劲头,沉稳些。”
“三丰”是一条马里努阿犬,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马犬”,属于典型的“兴奋型”工作犬。王坤介绍,搜救犬按性格大致可分为三种:“有安静型的,干活时很专注,平时就安安静静待着;有活泼型的,比如拉布拉多,随时都欢快地活蹦乱跳;还有一种就是‘三丰’这种兴奋型的。”
在王坤看来,这类犬种性格鲜明:“脑子里一根筋,只想干某件事,在大众眼里看着就是‘傻狗’,憨得很,撞到哪儿也不疼的样子。”但这种“憨”,在训练中成了优点。“因为它有强烈的工作欲望,脑袋转得快,为了得到奖励,会更渴望达到目的,学习新事物就会更快。”王坤说,这类犬种也比较好训练,是搜救犬中的“主力品种”之一。
赛场上冷静沉着的冠军,私下里也是个会犯错的“毛孩子”。王坤回忆,有一次训练,“三丰”示警的点位出现了偏差。“它自己马上就知道错了,从那一瞬间的眼神,就能看出它‘我好像做错事了’,有点懵、又有点唯唯诺诺,就像小孩子犯了错,委屈的样子特别好笑。”
1992年出生的王坤,在消防队伍里待了13年,但专职训练搜救犬,是近7年的事。“三丰”来到他身边的时候,已经1岁,是他完整带出来的第三只犬,也是感情最深的一只。
“当一个合格的训导员,最大的难点就是枯燥,要具备极大的耐心。”王坤坦言,与人相处可以用语言沟通,但与狗之间,只能通过成百上千次的重复训练,让它形成肌肉记忆。“一点也急不得,就算心里再着急,每次面对它时,都必须带着最良好的情绪、最开心的笑脸。因此有些负面情绪只能自己消化。”
王坤说,培养一只合格的搜救犬,基础训练需要3到6个月;但要成为一只能在复杂实战环境中稳定发挥的优秀搜救犬,则需要一年半到两年。“这还得看天赋,就像学生读书,有的学得快,有的学得慢。”
他自称为“狗爸爸”,而搜救犬们,在他眼里就像性格各异的孩子。“我们整天待在一起,它们会模仿主人,性格会和主人变得很像,也会察言观色。我们训导员之间常开玩笑,说‘你的犬怎么越长越像你’。”
这种深厚的羁绊,让分离显得格外沉重。王坤带的第一只搜救犬,在今年3月因病去世了。“所以,我会格外珍惜和‘三丰’在一起的每一天。”他说,无论“三丰”未来是否能继续工作,都会一直养着它,为它养老送终。
人类运动员夺冠后,或许有奖金和鲜花,那给予搜救犬的奖励是什么?
“它的世界很简单,只有吃、玩,还有它的训导员。”王坤说。因此,对“三丰”的最高奖赏,就是它最期待的“美食盲盒”。
比赛夺冠后,“三丰”得到了一份特制大餐:高能量的湿粮、煮熟的鸡蛋,还有它最爱的鸡腿。“平常不会给它吃这些,只有在表现特别好的时候才给。”王坤解释,这是一种正向激励,如果每天都能吃到,期待值就会降低。只有在关键时刻给予“超级奖励”,它才会明白,只要好好工作,就能得到最渴望的东西。
果然,看到鸡腿后的“三丰”瞬间兴奋起来,“奖励还没完全准备好,它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
“三丰”这次夺冠的“废墟搜救”科目,是本次竞赛的四大核心科目之一,难度也较大。王坤说,废墟搜救模拟的是地震、塌方后建筑物倒塌的场景,搜救犬需要在训导员背负20公斤负重、人与犬共同奔跑一公里消耗体能后,立即在复杂破碎的模拟废墟中,精准定位被埋压的被困者。
“这非常考验犬在体力消耗后的持续搜索能力、强大的内心和跨越障碍的灵活性。”王坤说,“有的犬跑完就不想干活了,但‘三丰’的工作欲望始终很高,这正是它能夺冠的关键。”而这项技能的实战价值,在去年云南昭通“1·22”山体滑坡救援中得到了体现。“三丰”凭借其精准示警,成功定位了6具被困人员遗体,因此被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授予“二级功勋犬”称号。
6岁,对于搜救犬来说,已处于职业黄金期的末尾。它们的巅峰年龄通常在3到6岁,之后,常年高强度训练和参与救援任务对骨骼关节的损耗会逐渐显现出来。
“三丰”还会服役多久?王坤给出了答案:“它不会马上退休,而是依然会作为实战力量之一,哪里发生灾害,它就会出现在哪里。只是下一届这种高强度的竞赛,可能不再适合参加了。”
根据规定,搜救犬的服役期一般在2到8年,具体视健康状况而定。“我们会观察它,如果它的身体不足以支撑高强度训练,就会慢慢让它‘养老’,但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仍会尽量让它参与实战救援。”王坤的语气很坚定,“训练出一只能力这么强的搜救犬不容易,绝不会因为它不能比赛就放弃它。
在如今高科技设备层出不穷的时代,为什么还要依靠搜救犬的鼻子?
王坤说:“在大灾大难刚发生时,比如大地震,通信、交通中断等情况下,很多高精尖的雷达、探测仪很难第一时间运进去,或者因为没信号、没电而无法工作。但我们的搜救犬机动性非常高,能很快到达第一线,立刻展开搜索。”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澜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