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博瑞实验学校初2022级8班潘语恬
鼻尖仿佛又萦绕着那暖融融的香甜气息。一点一丝缠绕进心扉,勾起记忆中的温暖,勾起父亲那张从不曾改变的笑脸,勾起热汤里的点滴时光。
从 我 记 事 起 ,厨 房 里 的 热 汤 浓 香 就 从 未 消 散 过 。 小 时 候 ,我 就 站在父亲身边,踮起脚尖好奇而又开心地看父亲做汤。父亲将洗净的莴笋、香菇、胡萝卜切成大小均匀的丁。他手中的菜刀在砧板上“敲击”,发出清脆有节奏的声音,就像一首欢快的交响乐。他 的 动 作 并 不 快 ,细 致 而平 稳 ;他 的 神 情 很 庄 重 ,仿 佛 在 完 成 一 场 神 圣 的 仪 式 。 接 着 ,父 亲 先将已经准备好的排骨放入锅中,加入生姜、黄酒、葱段以及各种香料,他 说 排 骨 一 定 要 在 冷 水 的 时 候 下 锅 肉 质 才 不 会 变 老 。 等 水 烧 开 以后,他又用汤勺仔细地撇去上面的浮沫,然后盖上锅盖,把火调小。
煲 汤 的 时 光 是 漫 长 的 ,可 父 亲 从 来 都 是 那 样 平 静 ,恬 适 地 坐 在 一旁 ,手 捧 一 本 书 ,一 边 翻 阅 ,一 边 密 切 关 注 汤 煲 里 的 动 静 。 等 到 锅 里的肉有八九成熟了,他才把蔬菜放入锅里。我就站在那里,急切地看着咕嘟咕嘟冒泡的锅,想象着颜色各异的肉蔬在乳白色汤里翻滚、舞动的样子。没 过 一 会 儿 ,我 就 开 始 催 促 父 亲 :“ 怎 么 还 不 好 呀?”“ 好 了 吗?”父 亲 的 脸 上 维 持 着 不 变 的 笑 意 :“ 不 急 ,过 一 会 儿 汤 的 香 味 才 出 得 来哩 !”而 汤 出 锅 的 时 刻 ,亦 是 我 最 快 乐 的 时 候 。 乳 白 色 的 汤 里 点 缀 着红 色 的 胡 萝 卜 丁、绿 色 的 莴 笋 丁 ,散 发 着 浓 郁 的 香 气 。 一 口 喝 下 去 ,暖 透 了 身 心 ,暖 透 了 岁 月 。 父 亲 就 在 一 旁 微 笑 看 着 ,那 样 温 馨 ,那 样难忘。
有 一 次 周 末 回 家 ,迎 出 来 的 是 系 着 围 裙 的 父 亲 ,一 股 熟 悉 的 浓 香扑 鼻 而 来。“ 熬 汤 啦?”我 问。“ 是 啊 ,这 不 到 冬 天 了 嘛 ,喝 点 热 汤 驱 驱寒。你等等,马上就好。”他笑着答道,笑容渗进脸上细小的皱纹里。他小心地将一盏汤放在我面前,满含期待地笑着说:“快喝喝看,好久没有喝过了吧?”我慢慢端起碗,香浓的汤慢慢滑进口中,整个人都暖了起来。氤氲的热气中,又听得他说道:“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有什么事情跟爸爸说说,别想那么多。”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毫无预兆地流了下来,滴进热气腾腾的汤里。抬 起 头 ,我 看 见 父 亲 的 笑 脸 仍 旧 笼 在 热气中,只是皱纹已漫上他的脸庞,细密的白发星星点点隐藏在他的黑发间,我的泪又涌出来了。
蓦 然 回 首 ,童 年 仿 佛 已 被 甩 在 身 后 ,消 散 进 岁 月 里 。 可 不 变 的 是父 亲 老 去 的 脸 上 依 旧 年 轻 的 笑 容 ,还 有 那 不 曾 消 散 的 融 在 一 盏 盏 热汤里的爱和时光的温馨。
这篇散文以热汤为情感纽带,将父女深情展现得细腻动人,宛如一幅温馨的生活画卷。情感真挚纯粹令人动容,儿时看父亲做汤的好奇期待,长大后面对父亲熬汤的感动落泪,父亲始终如一的笑脸与关切话语,都饱含着浓浓的父女情,质朴却直击人心。描写生动细腻,对父亲做汤动作、神情的刻画入微,“细致平稳”“庄重如仪式”尽显专注;拟声词“咕嘟咕嘟”和色彩描写“乳白汤点缀红绿菜丁”,让画面鲜活可感。结构清晰合理,以热汤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层次分明,自然流畅,尽显生活温馨与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