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6 人物-
E6人物
  • ·八旬老人历时两年绘长卷 再现老成都“苏坡记忆”
  • ·招标公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八旬老人历时两年绘长卷 再现老成都“苏坡记忆”

陈忠阳展示自己的作品。

陈忠阳的画作。

认真作画中。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的钢筋水泥里,一个城市的根在哪儿?成都一位八旬老人,用自己的画笔给出了他的答案。土生土长的“老成都”陈忠阳用38年的时间,以民俗画的形式,再现了他记忆中的老成都,为这座城市留下了独特的记忆。

坚持38年 用画笔留下城市记忆

  元旦期间,难得的冬日暖阳照亮了整座城市。在成都市武侯区荣馨佳苑小区的一个房间里,一位八旬老人迎着冬日的阳光,趴在书房的书桌上忙碌着,勾线、着色、修改……他正在创作一副新的民俗画。
  老人名叫陈忠阳,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从1983年开始,陈忠阳用民俗长卷的形式,画了多幅长卷,再现老成都的街道、建筑、民俗风情。记者在陈老的书房看到,多年来老人已经画了数十卷民俗画,有再现成都老街巷的《皇城坝》《天府梦华图》《苏坡桥寻梦》等,也有再现老成都民俗风情的《成都轶事》《成都民谣》系列民俗画。这些画线条流畅、着色清新,看上去颇有功底。令人意外的是,老人却并非科班出身,而是自学成才。
  陈忠阳曾经是一名建筑工人,绘画只是他的一个爱好。“我没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就是自己喜欢画画。如果说有老师,那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最开始画民俗画就是跟着它学的。”陈忠阳说。从1983年开始创作长卷,陈忠阳的第一幅作品是《天府梦华图》,长25米的卷轴并未着色,工笔细致、色调黑白的,画中每个人物十分鲜明。简洁有力的工笔层次分明,很有成都《清明上河图》的味道。为了让自己的画作内容能够丰富详实,多年来陈忠阳四处采风,查阅了诸多典籍。“通过我的画笔,画下我记忆中老成都的样子,给后代留下一些老成都的印记,这是我的愿望。”陈忠阳说。

四米民俗长卷 成都老人“苏坡桥寻梦”

  最近,陈忠阳正在完成的作品是《苏坡桥寻梦图》第二版。“之前花两年时间画了我记忆中的苏坡,但是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所以特地画第二版,争取能够准确的再现我记忆中的苏坡。”陈忠阳说。
  打开四米长的《苏坡桥寻梦图》,画卷中的苏坡桥横跨清水河上,桥旁两侧商肆林立,各色人物栩栩如生,百年前老成都的繁荣风貌跃然纸上。陈忠阳不是苏坡人,但是苏坡在他心中却有着最深的记忆。“苏坡是我八岁第一次出远门的所到之处。那时跟着父亲出城访友,苏坡桥是出城的必经之地,当年苏坡商贾云集、人声鼎沸,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陈忠阳说。画中的关帝庙、东坡糖坊、东坡公园、和平饭店等都是真实存在的店铺。画中,有一家“大有庆”茶馆十分醒目。据陈忠阳介绍,“大有庆”是苏坡桥最大的三家茶铺之一,每逢场期大有庆内有“围鼓”(即川剧坐唱)演出。川剧一直兴盛于以前的苏坡乡,逢年过节都有专门的戏班子来表演,“票友”们也常常聚在一起交流切磋,清水河边的茶铺更时常传出川剧的演唱声。此外,画中船夫、路人、商贩、孩童等人物形象个个鲜活生动,七八十年前苏坡居民的生活场景跃然纸上,宛若昨日重现。

文化寻根 挖掘区域独特属性

  除了喜欢画画,陈忠阳也十分热衷于参加社区活动。因为和苏坡结缘,如今陈忠阳还是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源社区议事会特邀专家。清源社区党委书记汤继刚介绍道,社区目前正在深度挖掘在地文化,打造文化长廊,发展文旅产业。“陈老对苏坡感情很深,对苏坡的历史文化有充分的了解,我们聘请他成为社区议事会特邀专家,也是想请陈老对社区发展治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将陈老的苏坡记忆传承下去,共同挖掘苏坡记忆,传承苏坡和清源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汤继刚说。
  苏坡街道负责人表示,青羊区人文荟萃、文博资源丰富,寻香道、宽窄巷、皇城坝等历史文化场景的建设塑造了青羊蜀风雅韵的大美公园城市美学形态。“老人的苏坡苏坡寻梦图为我们展现苏坡千年历史画卷和繁荣胜景提供了信心。我们将通过文化寻根、非遗传承、民俗休闲、苏坡美食等路径,打造苏坡社区发展治理新场景、再现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六大社区重点片区和特色街道的品质,构建古今相融的苏坡新风貌、塑造跨界多元的产业形态、打造活力时尚的消费场景。”该负责人说。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董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