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2 专题报道-
E2专题报道
  • ·巴适!五岔子大桥旁 体验民族文化“风情”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巴适!五岔子大桥旁 体验民族文化“风情”

开展交流活动。

体验民族歌舞。

做手工。

  

■本期走访: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府河社区

  同跳锅庄舞,共饮青稞酒,“中和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自2015年起,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府河社区每年都会举办一届“多民族一家亲”主题活动,让“豪迈热情”的藏族文化和“江天一览”本土文化深度融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和街道有藏、羌、彝、苗、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常住居民2000余人,其中400余人来自四川三州,集中居住在街道老城区、位于府河之滨的府河社区。“江天一览铸社韵,和谐邻里睦邻聚”,社区党委书记翁菁表示,“社区今年还将基于地理、文化进行多维打造‘民族文化区’,将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多民族融合特色社区品牌做实、做强。”

设手工坊音乐坊
体验民族风

  56岁的藏族大姐格桑梅朵来到府河社区已经15年了,平时爱好唱歌跳舞的她还做得一手好手工活,时常和好友们一起聚到社区的民族石榴花开手工坊,“教大家做做手工,传播生活正能量。”
  社区还开设了多民族民谣文化音乐坊,放满了几十件民族乐器,“这里随时都有居民来‘切磋技艺’,你唱我和。今年我们还要建设民族风情体验馆,让更多居民共同体验民俗民族文化大融合、大团结的和谐氛围。”翁菁说。
  “社区不仅为我们建立了手工坊、音乐坊这些开放式的公共活动场所,还时常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多民族主题活动,点亮了我的退休生活。”格桑梅朵笑呵呵地表示。
  翁菁介绍,“多民族一家亲”主题活动在府河社区已连续举办多年,今年还特别举行了“感恩奋进新时代同行共筑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庆祝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年周年暨迎中秋文艺汇演。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实施的“邻里守望四个一”项目,以分一个组、建一个群、帮一次忙、聚一次会为主要内容,率先在东府花园启动实施“江天一览铸社韵”邻里项目。以少数民族同胞为主体,成立江天舞蹈社、府河歌咏队、桌上冰壶球队3个自组织队伍,先后开展“无废院落环保渣跑”“廉心汤元节”“廉洁书法展”“藏式茶艺交流活动”“多民族手工编绳活动”等活动。

建立“少数民族之家”
打造府河文化

  翁菁介绍说,为推进服务融合,社区结合亲民化改造,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调解室,设立了一个民族事务受理点,开通了一个民族事务信访窗口,发放了一张少数民族居民服务联系卡,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之家”,让少数民族同胞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充满亲情的贴心服务。自少数民族调解室成立以来,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此外,社区会常态开展“同心坝坝会”“金点子工作坊”,敞开大门听取少数民族同胞的意见与建议;同时,组织少数民族党员参加“开放式党组织生活”,增强民族团结工作活力。
  “府河文化是‘一核双向三融合(藏羌彝)’。”翁菁告诉记者,社区坚持推进“双向服务”,推荐理塘县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泽央娜姆担任中和职中“9+3”特邀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做好藏族学子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2009年来,中和职中“9+3”已向社会输送七届450名的毕业生。同时,社区还推荐少数民族地区优秀干部担任中和老年协会党委、老年大学班子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做实做优辖区老龄工作,确保中和老年大学始终保持全省A级老年大学行列。今年,中和老年大学在战疫教学活动中成绩突出,获得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打造“民族文化区”
激活中和特色文化底蕴

  府河社区位于美丽的府河之滨,地处中和街道老城区,商贾云集,交通发达,属城市社区,社区幅员面积0.49平方公里,有40个院落。
  “今年我们将依托沿河公园滨水空间,营造‘公园+’新经济与‘公园+’新消费,促进府河社区‘夜经济’发展。”翁菁介绍说,府河社区2021年将进行风貌民族特色改造,着力基于地理、文化进行“民族文化区”多维打造,“钟家巷打造为民族风情街、华路街打造为民族文化体验街,中和广场打造为民族文化广场。”
  她进一步分析说,“府河社区有着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紧邻网红打卡点五岔子大桥、巴蜀文化老码头文化区,背后的滨河空间芙蓉岛也将于今年建成,不远处还有‘城市绿心’江滩公园,未来,府河的民族文化区将把这一片串联起来,进一步激活中和场特色文化底蕴,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新风貌。”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冯浕 社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