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市民观察员、西南交大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西南交大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
成都市民观察员(专家组)代表杨一帆。
近日,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内容发布,为助推十大工程落地实施,首批共40位市民观察员也随之诞生。据悉,首批市民观察员涵盖专家学者、媒体和文艺工作者、基层工作者等,记者近日专访了市民观察员(专家组)代表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西南交大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听听他如何解读和参与“十大工程”。
作为首批“十大工程观察员”,你怎么看待这个身份?具体要承担哪些工作?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是一项全新探索。“新”既意味着成都有在细分赛道上领先的机遇,同时也说明无先例可循、无标准参照,更考验城市的治理能力。作为首批观察员,我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履职,紧密结合十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和自身工作实际,致力于幸福美好生活相关课题研究。本人所承担的“全球应对老龄化治理与构建年龄友好城市研究”“四川省健康老龄化治理”“特殊家庭老年照护服务政策”等高水平理论课题,与“十大工程”内容息息相关,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我将持续展开跟踪研究,让“十大工程”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也更加可持续,为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制定建言献策。
十大工程中特别提出,要建设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作为公共领域研究专家,您如何解读这一条的内容?
关于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国际社会早有实践。新加坡提出建设全龄友好的社区、创造更具包容性的环境;北京成为首个将“韧性城市”写入城市总规的中国城市。而被称为“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既提出建设国际韧性城市典范,同时亦将建设全龄友好的城市环境。要建设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的核心和由来,尤其是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剖析社会公众在原有多样化的群众参与权利保护条例制定等基础上,如何进行评估方式选择、自我评估工具改良、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管理等。
成都十大工程为主线,城市的发展视角从宏观转向微观,更加突出“城市的核心是人”的价值理念。在全龄友好城市建设过程中,一是要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以GDP贡献为主要指标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老幼及特殊群体需求满足的视角评价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成效,引导政府行为逻辑转变。二是要建立促进“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发展的指标体系。立足于新时期“一老一小”与特殊群体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健全促进“一老一小”与特殊群体发展的指标体系。三是要健全全年龄友好城市的政策体系。通过发布《全龄友好城市发展纲要》等政策手段,给与地方政府更多的政策激励,建立指标监测体系、评估体系,促进地方政府在建设全龄友好城市上更有作为。
十大工程中有不少关于社区治理发展的内容,有不少新的东西,你印象比较深的有哪些?
“十大工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成都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老龄化加剧,牵引出更为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对住在成都郊区老人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住进养老机构是他们的最后选择。但凡有机会,他们都希望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原居安老”。此外,在养老服务日益丰富的同时,老人们生活起居的“安全性”也亟需重视,对于上了年岁的他们而言,每一次摔跤都可能是不可承受之痛。通过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进行适老化改造,会让让更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了一种全新打开方式——不必住进养老院、无需承担过高的养老成本,他们同样能享有优质、价廉的多样养老服务。
您认为,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发布,对未来五年成都的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是成都在自有改革路径上的改革升级,是成都市委市政府不断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为核心的驱动,并在政策上不断深化、细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覆盖居民收入、生活成本竞争力、公共服务、通勤效率、营商环境等市民和企业最关心的十大领域,是成都“十四五”的重点和亮点,也是成都通往“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实现路径。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围绕“人”下功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于正处于多重机遇叠加期的成都而言,这是进入新阶段面对新需求的率先探索;更重要的是,透过成都的新实践,更能看到中国城市面对全新时代之问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