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2 特别报道-
E2特别报道
  • ·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怎么干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怎么干

春节假期,市民在成都双流中心公园开心地拍照留影。

  

(上接01版)
  今年,建成东安湖和凤凰山体育公园、22个智慧场馆、50处“社区运动角”,新增50处体育消费新场景,城乡居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93.1%。

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
今年打造100条特色商业街区

  成都将聚焦百姓衣食住行,努力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实现商品市场供给多元、消费市场价格平稳、社区生活便捷易获、生活品质保障有力、美好生活未来可期,让生活成本竞争力成为城市最鲜明的竞争力,让城市更加幸福宜居,生活更加巴适安逸。
  舒心居住:五年内新增商品住房供应90万套以上,新增租赁住房30万套以上、人才公寓10万套以上。
  今年,全年供应商品住房19万套,新增人才公寓2万套,新增租赁住房6万套,力争物业服务管理覆盖率达60%以上。
  舒服社区:标准化配置生鲜菜市、洗衣理发、家政维修等14项基础便民服务,差异化发展社区养老、学前教育、特色文体等11类品质提升服务,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维度、广覆盖的社区生活服务供给体系。
  今年,重点围绕打造社区服务圈,促进生活服务便捷多元。编制发布社区商业机会清单2.0版,优化提升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推出社区商业示范性消费新场景36个。
  聚焦“全龄、全时、全新”需求,创新打造特色社区交往圈。启动建设7个国际化社区、20个邻里人家,实施社区微更新项目345个、社区花园50个。
  舒畅消费:推动八大类消费场景“一场景一示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级高端商圈1-2个、特色商业街区200个,引进品牌首店1000个以上,培育特色小店500个,加速形成全域全景全时消费格局。
  今年,重点围绕构建多元生活场景,促进消费质优价稳。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能级商圈,重点打造100条特色商业街区,推出100个户外消费场景、100个公园城市网红打卡点、100个体育消费新场景、100条绿道精品旅游线路。

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
构建“成都停车”客户端

  成都将持续推进职住平衡,丰富“轨道+公交+慢行”多样化绿色出行选择,用高效接驳换乘降低市民出行时间成本,以智慧化、智能化、人本化的交通服务为市民通勤保驾护航,让市民在往返途中感受“触手可及的便利”,让单调乏味的通勤变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场景体验。
  职住平衡:今年,将着力推进《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导则》编制,持续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今年,将精准化、针对性实施一批市政交通项目:加快完善“环+射”路网系统建设,持续推进东西城市轴线、天府大道北延线、羊西线、草金路等骨干路网建设,打通市域“断头路”20条以上;建成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构建全市统一的“成都停车”客户端。提升慢行出行环境,建设1000条社区绿道,完善自行车道200公里。
  公共交通提质:今年,将新开及调整公交接驳线路20条以上,在公共交通站点周边合理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位并实施精准调度。
  通勤场景营造:今年,将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完善社区商业政策体系,打造示范性消费新场景36个;推动社区绿道“串街链户”,打造书店、花店、商店、咖啡馆(茶馆)“三店一馆”基本设施。

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
今年启动50个成片更新项目

  成都将全力实施老城区成片连片更新,统筹推进城市功能、产业、环境、品质综合提升,传承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让市民家园更有颜值、市井生活更有品味、社区服务更加完善。
  市井烟火气:中心城区每个更新单元启动不少于1个成片更新项目,其他各区(市)县老城区启动不少于2个成片更新项目。全力推进成片连片更新,逐年推进全市217个老旧片区有机更新项目建设,加快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打造“邻里人家”生活服务综合体。今年,启动50个成片更新项目,发展社区连锁店200个、特色小店100家。
  硬设施软环境:今年,编制出台《成都市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示范小区、园林式居住小区。今年完成313个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800台。
  幸福美好公园社区:今年,导入“信托制”物业服务住宅小区不少于50个。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实施“微更新”项目75个。

生态惠民示范工程
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绿色施工

  成都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致力营造生态惠民场景,使人人都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
  锦城蓝天: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分担率达70%。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绿色施工,到2025年装配率达到5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的40%。
  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PM2.5年平均浓度小于38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绿水蓝网:今年,建设“天府蓝网”100公里示范项目,完成中心城区市政排水管网重大病害治理500公里,三大流域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0%以上。
  宁静蓉城:建设全市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开展“安静小区”试点,严格查处噪声扰民行为。

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
打造“7×24小时不打烊政府”

  成都将致力打造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坚持以市场主体和市民为中心,以市场主体和市民满意度为导向,以高效精细服务为抓手,科学精准出台惠企利企便民政策措施,推动审批服务简约易办、惠企政策精准易享、发展机会公平可及、要素获取便利快捷,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继续保持全国营商环境先进城市行列。
  法治和政策环境:抓紧出台《成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库。加强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建立政策“好中差”评价机制,倒逼各级各部门提高政策制定质量和效果,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稳定市场预期。
  市场主体和市民诉求100%受理、100%回访,打造“7×24小时不打烊政府”。
  开放市场环境:市场准入全面实现“非禁即入”。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今年面向中小微企业放款规模达100亿元,2025年达到300亿元。
  便捷办事环境: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升级“蓉易办”平台功能,促进政务服务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今年全市实现涉企和市民事项100%网上可办、80%以上事项“不见面”审批,90%以上事项“一窗受理”、70%以上事项可“全域通办”、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
今年将新增新经济企业6.3万家

  成都将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打造创新创业者的“圆梦之都”“活力之城”,持续营造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浓厚氛围,让青年人才筑梦成都、成就未来。
  创新有平台:今年,将累计建成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120个、各类创新平台1750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实验室的大型科研仪器、工业设备开放率达50%。
  创业有底气:优化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创业辅导、融资、场地、人才、市场等精准对接服务。每年发布新场景、新产品各1000个。今年,将新增新经济企业6.3万家。
  就业有机会:每年将新吸引落户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10万人,新增实习见习岗位2万个、新职业岗位5万个。每年举办青年线上线下职业推介活动超过4000场,公益性就业培训辅导覆盖高校大学生10万人。

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
地震监测预警覆盖率65%以上

  成都将用聪明的大脑全天候管理城市肌体运行,用四通八达的信息化平台感知城市的风险隐患,用牢固的基础设施打造安全防线。
  智能便捷:今年,完成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搭建,实现城市运行“一屏观、一网管”。智慧安防小区覆盖全市30%城镇人口,全覆盖开通应用“社智在线”平台。
  高效及时:加快建设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规划建设23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和一批简易应急避难场所,确保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
  建设成都市应急物资保障大数据平台。今年,完成地震监测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地震监测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65%以上。
  牢固坚韧:中心城区用户年度供电可靠率99.99%。形成覆盖全域、安全便捷的成品油零售网络体系。重点食品品种可溯源率达100%,本地生产国家基本药物抽验合格率达99%以上。

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
建成儿童友好型城市

  成都将以全龄阶段居民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把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规建管运各个环节中,把人文关怀落实到衣食住行育教医养每个细微处,让每一个生活在成都的人都能感受城市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
  开心成长:施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五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实现品质为先、动态成长、充满活力的儿童友好社区全覆盖,建成儿童友好型城市,建立完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
  舒心长寿:今年,建成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2个,全年改造护理型床位3000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9%,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50%,镇(街道)老年教育学校建设覆盖率达30%。
  暖心有尊严:2025年,残疾儿童康养救助覆盖率达100%,新旧公共场所无障碍化率分别达100%、80%,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享受托养服务率达80%,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实现镇(街道)全覆盖。

据《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