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3 专题报道-
E3专题报道
  • ·两场圆桌对话 聚焦养老高品质发展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两场圆桌对话 聚焦养老高品质发展

圆桌论坛话题一。

圆桌论坛话题二。

  在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今天,作为养老行业的从业者们有哪些心得与经验呢?在“第五届中国(四川)养老服务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的圆桌论坛环节,针对“全龄友好工程营建下,如何让‘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可望可及?”“如何从长者需求出发,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等问题,各机构、社区代表发表了独到见解。
A

全龄友好工程营建下如何让“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可望可及?

  今年2月,成都市发布“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其中,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将全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计划到2022年,力争全市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至少建有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可以看出,社区养老服务是成都市着力推进的一项“民心工程”。
  锦江区沙河街道静康社区党委书记孙炜:静康社区从阵地选择、队伍建设、服务保障三方面来提升社区老年居民的成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社区不仅建立了健身所、文艺街等场所,还成立了老年兴趣班、老年协会等,极大地丰富了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空巢老人走访制度,全方位保障老人的居家安全。
  温江区柳城街道凤溪大道社区党委书记张洪滔:社区从阵地选择、队伍建设两个维度打造康养小院。首先,阵地选择社区中心,并通过筑巢引凤计划吸引企业共同建设。其次,以温江中医院为支撑,整合辖区优质医疗资源,聚焦养老队伍建设。
  锦江区书院街街道华兴街社区党委书记楼建文: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服务宗旨,打造新媒体、养生为主题的老年人学习课堂,积极挖掘有特长与爱好的社区能人,使他们发挥余热,点亮社区。同时还有志愿者通过上门服务,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健康。
  锦江区成龙路街道香樟社区党委副书记鲁燕:从设施建设到居家适老化改造出发,重点解决空巢老人吃饭难、独居生活不便等问题。社区通过建立“四驱联动”的长效机制,建立共享茶铺、食堂等举措,并引进专业养老机构,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在实践中,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不断丰富延展着外延,逐步形成多层次、有梯度、相衔接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B

如何从长者需求出发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

  专业照护、助餐、健康促进、文娱教育、紧急援助、安全防护服务、远程照护……近年来,养老服务除了传统内容外,还提供了其他多样化服务,逐步形成15分钟养老圈。2021年,四川将加快打造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列为四川省“十件民政大事”之一,在政策东风的“吹拂”下,四川的养老服务品牌从聚焦长者需求出发,打造出了自己的亮点与特色。
  四川旅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志勇:从长者需求出发,公司正致力于打造一家集照护、医养结合、娱乐、便民服务以及养老指导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的养老服务中心。并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应用为技术支撑,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康复医疗、政府监管和移动评估等信息综合为一体,与集团丰富的特色资源相结合,建设具有旅投集团元素和特色的康养和服务品牌,让长者过上健康快乐安心有尊严的生活。
  中国·青城国际颐养中心市场总监俞雷:中心通过医养、颐养、怡养三养结合的策略,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合作打造青城山医院,为入住长者提供医疗保障。中心还与日本知名养老株式会社合作,打造全方位养老机构,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打造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眉山市中医医院龚村养护中心宣教科负责人刘晓艺:中心自成立以来就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将省级重点专科老年医学科设置在中心,把中医药特色服务贯穿于长者的日常生活,使公立医疗机构专业的医疗护理和养老机构的养老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连续性医养结合的服务体系,协助能力完好的老年人预防慢性病、促进能力衰退老人生活自理、保障失能老人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胡慧媛 见习记者 齐晔彤 摄影 何红雨 王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