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娇子一号小区举行的“阳台演唱会”。
留言板上,居民写下感谢话语。
11月16日,成都市金牛区顶峰水岸汇景小区宣布解封。这是本轮疫情,成都第一个宣布解封的封控小区。紧接着,17日,成都市成华区华府沙河小区、锦江区首创娇子1号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18日,蓝光·凯丽香江小区的风险等级由中风险调整为低风险。一个个小区解封的背后,是很多人共同战疫的努力成果。感谢每一个为抗疫做出贡献的人!
“解封啦,谢谢你们送的花!”11月17日凌晨,随着第一位业主走出锦江区成龙路街道的首创·娇子一号小区,标志着经历了14天封控管理的小区解封啦!居民们的日常生活由此也将逐渐回归正轨,小区周边商铺的烟火气又要重新点燃。回顾刚刚过去的14天,小区的顺利解封离不开成龙路街道临时党支部引领之下的9个党小组的指导、200余名基层工作者的日夜坚守、35名职工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这些主体数据从一个侧面勾勒出坚守防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再现了社区居民守望相助的“温情时刻”,并汇聚成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集体记忆。
11月3日,自首创·娇子一号小区及周边区域实施封控管理以来,成龙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迅速成立“成龙路街道新冠肺炎疫情社区分区分级防控工作临时支部委员会”,并制定《成龙路街道办事处疫情防控服务管理组应急预案》,同心协力防止风险外溢扩散。
据了解,临时党支部共有支委委员11名,下设9个党小组,分别由街道班子成员和派出所所长任组长,带领各组党员开展核酸检测服务保障、秩序维护等工作。其中,服务管理组担起了住户信息排查、小区内巡逻以及生活与医疗等物资的转运与分发等重要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作为服务管理组的负责人,成龙路街道党群办主任郑琳一直坚守岗位、连续奋战在防疫一线。“这段时间,包括小区别墅区在内,我们共建了9个楼栋单元防疫群。居民可以在里面反映他们遇到的各类问题和需求,我们收到消息后都会进行及时的解答和解决。”郑琳表示。
在锦江区总工会的积极发动与成龙路街道工会的引导下,来自成都市各地的志愿者们利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自愿参与到小区物资转运、小区巡查、核酸检测登记等服务工作中。
这支队伍里最年轻的杜一平自11月7日报名加入志愿服务工作后,一直坚守在封控小区物资转运和小区巡查岗位上。“我是一名刚刚退伍的军人,应该像在部队时那样冲锋在前。”杜一平说道。“‘锦江职工抗疫突击队’的队员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在这14天里,队伍从最初的5个人发展到35人,圆满完成了此次志愿服务。”成龙路街道工会专干吴振宇表示,这段时间天气很冷,但是这些年轻的职工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11月16日晚上11点,记者在成龙路街道社区防控指挥部的帐篷内看到,里面挂着9面居民赠送的锦旗。“感谢娇子守护者,众志成城战疫情”“不忘初心担使命,一心为民抗疫情”“共克时艰勇担当,同舟共济战疫情”……这9面锦旗都是居民在居家隔离期间通过快递的形式,赠送给成龙路街道社区基层抗疫工作者的特殊礼物。“小区封控这段时间,我们的生活用品都是由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帮我们送上来的。从我家窗户向下望,刚好可以看到街道设立的物资集合点,我随时都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忙忙碌碌地在搬运物资。”作为赠送锦旗的其中一名业主,尹明告诉记者,之前,他只能看见他们的眼睛和写在防护服背后的名字,也许封控结束后不会有机会再见了,所以就想用送锦旗的方式向他们表示感谢。
“小区马上就要解封了,很遗憾不能在现场见证这个时刻。”11月16日晚,华新社区党委书记李宾在电话中遗憾地说道。11月14日下午,李宾突然累倒在办公室被送到医院急救,现在仍在医院。自娇子一号小区封闭管理以来,李宾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一天睡三四个小时成了常态。哪怕人在医院,他都会在微信上跟同事确认这些群众的状况。“封闭管理,不仅是管理,更多的是服务。”这是李宾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此外,蓝谷地社区党委也积极发动社区的女性志愿者,成立了一支特别的“疫情防控巾帼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每天加班加点把生活物资送到封控小区重点人员手里。国槐社区党委则在第一时间组建了社区先锋队,火速协助娇子一号的封控管理以及核酸检测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娇子一号小区进入封控管理以来,街道及所辖社区的200余名基层工作者始终奋战在防疫一线,为有效阻断疫情扩散构筑起坚实的防线。
11月13日晚上7点左右,在小区物业的发起下,首创·娇子一号小区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阳台演唱会”。居民们纷纷站到自家阳台上,隔空合唱起《我和我的祖国》《爱》等歌曲,大家用震撼人心的歌声表达对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夜色中,整个小区灯火通明、歌声嘹亮,连日来因疫情堆积心里的阴霾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据了解,这是小区在封控管理期间所开展的第二次互动“演唱会”。11月5日,业主们就自发地在家中隔空合唱了一首《成都》,既释放了压力,也增加了大家直面疫情的勇气与信心。
“感谢您们不分日夜地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为我们提供物资供应以及核酸检测的工作。您们就像冬日迷雾中的红日,一直照亮和温暖着我们。这是我自己在家的生活日常,以小记的形式参与本次的投稿活动。”这是娇子一号业主童潇将隔离日志投到街道邮箱时所附的一段话。
从11月4日开始,街道通过微信公众号“成龙路的美好生活”启动了针对隔离居民的线上互动活动,鼓励业主们以多种形式记录居家隔离生活和防疫日常。截至11月15日晚10点,共收到居民投稿作品30个,体裁涵盖手工类、视频类、美食图片类、绘画类,以及书法诗歌等等。目前,这些作品正在进行投票展示。
成龙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线上开展这个活动,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居民的焦虑与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搭建一个展示居民才艺的平台。之后,街道社区将依托各类线上活动,深化此次小区邻里之间建立起的深厚感情,积极开展邻里活动深化邻里服务,引导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治理水平。
“感谢!感谢每一位工作人员。”11月18日7时整,锦江区锦华路街道封闭管理了14天的蓝光凯丽香江小区正式解封。大门打开后,在里面驻守的社区志愿者高举着党员突击队的红旗,带领着居民群众们陆续走了出来。
大伙儿久违地走出小区,兴奋劲儿、高兴劲儿全都写在脸上,他们高喊着“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志愿者”的口号。大门一旁早已准备好了爱心照片留言墙,上面记录着14天以来封控区的点点滴滴和感人瞬间,居民们纷纷在墙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和祝福话语,记录这段令人难忘的时光。
“香江,香江的傍晚
华灯,华灯初上的璀璨。
往昔,载歌载舞的佳人们,……”
迎着初冬的暖阳,一位走出小区的孃嬢难掩激动之情,声色并茂地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在隔离期间原创的诗作,以表对辛勤付出的志愿者、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
“今天早上打开门就发现挂在门口的礼品,太感动了。”原来,锦华路街道赶在解封前,连夜为小区2800余户居民精心准备了2800份防护伴手礼。
伴手礼里装有一束康乃馨鲜花、一份居民告知书、一瓶消毒洗手液以及一包医用口罩,小区里的工作人员以无接触赠送的方式,连夜将每份礼品挂在居民的门上,为居民第二天的解封献上了一份惊喜。
“这14天,怕过、急过、烦躁过,但是收获更多的是感动。”一位小区居民表示。原来,蓝光凯丽香江小区划为封控区以后,锦华路街道为及时将群众心理疏导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不仅积极配合锦江区图书馆开展“宅家阅读,助力战‘疫’”线上图书阅读活动;还通过业主群组织开展“抗疫日常分享”等线上活动;组织开展防疫人员、居民群众隔空大合唱、夜间灯光秀等活动。安排专人联络封控区内的独居老人、残疾人、孕妇、学生等群体,细致掌握其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并为其统一提供一日三餐。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蓝光凯丽香江小区解封以后,街道下一步防疫工作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按照小区解封不解防的要求,把封控区的疫情防控管理转变到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管理;另一方面是要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辖区商家、企事业单位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全面提升居民防疫意识。”他特别介绍,小区解封后,街道、社区还将继续为居民提供七天后续服务,为居民排忧解难,帮助他们的生活尽快回归正轨。